滌綸是常見的紡織品服用原料.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紡織品的功能性需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拒水、拒油等多功能紡織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多.拒水拒油整理是在織物表面施以能降低其表面能的化合物,使織物不易被水和常見油污所潤濕或沾污.美國杜邦公司最先采用四氟乙烯乳液對織物進行拒水拒油整理.此后,3M公司研發了以全氟羧酸鉻絡合物為主要組分的整理劑.近年來,含氟化合物已成為拒水拒油整理劑的主要品種.[1-2]本文采用國產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劑FG一410對滌綸織物進行整理,探討了整理劑、交聯劑及催化劑用量、焙烘溫度等因素對織物拒水拒油整理效果的影響,得出了優化工藝條件,并分析了拒水拒油整理對織物服用性能的影響.
1試驗
1.1材料及儀器
織物:滌綸機織物;試劑:FG一410拒水拒油整理劑、交聯劑FBA(JL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氯化鎂.
儀器:JMU506軋車,Y802A型烘箱,YG(B)026D一250型織物強力機,YG461A型織物中低壓透氣量儀.
1.2整理工藝
一浸一軋(軋液率為70%)一預烘(100℃,3min)一焙烘(合適溫度,2min).
1.3測試
拒水性:按3M一Ⅱ一1988方法進行測試,0級最差,
10級最好.
拒油性:按AATCC—I18—2007,由于標準測試液體系中試劑較難獲取,根據該體系中試劑表面張力的數值,選擇了標準測試液體系中試劑的替代品,自建了拒油效果測試液體系,根據表1的測試液體系,從低到高依次選取相應試劑,滴在同一種被測試樣的不相鄰地方,若30s內未潤濕布面,則試樣通過該級,直到通不過為止,取最后通過的級別為該試樣的拒油等級.[3]
2.1正交試驗
由表2可知,對滌綸織物拒水性能而言,各因素極差由大到小排列為:RA>Rc>RB>RD。對拒油性能為:R,A>R,C>R,B=R,D整理劑FG一410用量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在確定其水平數時一定要選擇整理效果最佳的水平.選擇A3水平(20g/L)可使整理后滌綸織物拒水拒油等級同時達到最好;而MgCl2用量是影響整理后滌綸織物拒水拒油等級的次重要因素,選擇C3水平(8g/L)可使整理后滌綸織物拒水拒油等級同時達到最好;因正交試驗只測試了整理后滌綸織物1次水洗后的拒水拒油性能,尚不能全面反映交聯劑的作用,所以,交聯劑用量的最優水平通過后續耐洗性能測試后再確定.焙烘溫度對織物的拒水拒油效果影響較小,結合拒水拒油整理效果及生產成本,選擇D2水平(155℃).
2.2交聯劑用量對整理后滌綸織物耐洗性能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隨水洗次數的增加,未添加交聯劑整理的織物拒水拒油效果下降很快.而添加交聯劑整理的織物盡管初始拒水拒油效果與未添加交聯劑整理的織物基本相同,但耐洗性得到明顯改善.水洗20次后,添加交聯劑的織物仍可保持較優的拒水拒油性能,尤其是交聯劑用量為16g/L,整理后織物拒水性仍可達8級,拒油性也可達5級.原因是交聯劑兩端的反應性基團可分別與纖維和整理劑反應,將纖維與整理劑牢固地結合起來,在纖維上形成三維網狀結構,增加了纖維分子間滑移的摩擦阻力,減少了水洗過程中纖維表面整理劑的洗除.[5]綜合考慮,選擇交聯劑用量16g/L.
.jpg)
2.3拒水拒油整理對滌綸織物斷裂強力及透氣性能的影響
從表4可得出,相對于原樣,經最優工藝整理的試樣斷裂強力下降8.2%,這說明FG一410整理劑對滌綸織物進行拒水拒油整理所造成的損傷并不大.透氣量下降2.4%,原因是經拒水拒油整理后,整理劑在纖維表面形成一層網狀薄膜.
.jpg)
透氣性:按CB/T5453—1997《紡織品織物透氣性》測試.
斷裂強力:根據GB/T3932.1—1997(紡織品織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的測定:條樣法》測試.
耐洗性:將織物浸泡在2g/L洗滌液中,40℃振蕩水洗10min,然后再清水洗2min,即完成一次水洗.[4]
2結果與討論
.jpg)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