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軟劑 z
pH值(用NaOH調節) 2.4~2.8
2.3.2工藝流程
浸軋工作液→烘干(100℃)→焙烘(160~190℃×3min)。
2.4測試項目及方法
干態折痕回復角 按照AATCC 66測定。
斷裂強力 按照ASTMD 5034測定。
撕破強力 按照ASTMD 1424測定。
DP/級 按照AATCC 124評定。
游離甲醛釋放量 按照日本標準JIS 1041測定。
3結果與分析
3.1DM-3540用量對整理效果的影響
改變DM-3540的用量,其整理效果見表1。
由表1知,隨著DM-3540濃度增加,織物折皺回復角增大,當用量達到140g/L后,折皺回復角隨用量增大而提高的幅度趨于緩和。其原因是,樹脂在織物上存在三種形式的交聯反應:樹脂分子中的羧基與纖維素分子中的羥基之間的交聯反應,樹脂分子中的羧基之間的自交聯反應以及樹脂僅以一個羧基與纖維素分子中的羥基反應。當樹脂濃度較低時,以前兩種反應形式為主,而當濃度增大后,則第三種反應形式增加。
.jpg)
表1數據表明,DM-3540用量大于140g/L可以獲得較好的防皺效果,且在DP達到3.2級的情況下,斷裂強力保留率仍能保持60%以上,撕破強力保留率在135%左右。
3.2pH值對整理效果的影響
調節整理液pH值分別為2.0、2.4、2.8、3.2、3.6和4.0,整理效果見表2.
.jpg)
由表2知,DM-3540的抗皺整理效果對工作液的pH值有一定的依賴性。隨著工作液pH值的提高,折皺回復角呈下降趨勢,而強力不斷提高。當pH值較低時,雖然能獲得較高的折皺回復角,但強力下降較大;而在pH值較高的情況下,雖然強力保留率高,但免燙效果不能令人滿意。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