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羊毛纖維被鱗片層所覆蓋,染料向纖維內部擴散較慢,所以需要較高的染色溫度,但這勢必給纖維造成一定的損傷。在本課題所涉及的微懸浮體染色體系(Micro-suspensionDyeingSystem,簡稱MSDS)中,采用Lanasol毛用活性染料對羊毛進行染色[1],在保證良好勻染性的前提下可以顯著縮短染色時間,即顯著縮短羊毛纖維在染色過程中的受熱,從而減少羊毛纖維的損傷,同時顯著降低羊毛纖維染色過程中的能耗,提高生產效率,并提升染品的色深度和鮮艷度。
在微懸浮體染色工藝中,采用的微懸浮體化助劑為EX-1和EX-2(均為自行研制,已申請專利)。在染色初始的低溫條件下,隨著染液的循環,上述微懸浮體化助劑與染液形成穩定的染料微懸浮體體系。在一定條件下,該懸浮體具有較強的疏水性,與羊毛纖維間存在較強的親和力,于較低的溫度下在纖維表面發生均勻的吸附。隨著染浴溫度的升高,因該微懸浮體化助劑具有特殊的結構和性能,可使吸附在纖維表面的染料微懸浮體發生解體,釋出的染料分子向纖維內部擴
散,進而固著于纖維內部。
1 試驗
1.1 試驗材料
羊毛纖維(澳大利亞洗凈羊毛)染料和助劑 Lanasol染料、AlbegalB(Ciba公司);微懸浮體化助劑EX-1和EX-2、復合表面活性劑SKDⅢ(自制);元明粉、醋酸、甲酸、硫酸銨(分析純)。
1.2 設備及儀器
PHS-3C型精密pH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D500型水浴振蕩器(南通宏大)、高溫高壓染色機(立信公司)、722型分光光度計(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2XZ-1型旋片式真空泵(北京中興偉業儀器有限公司)、DHG-9076A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精宏試驗設備有限公司)。
1.3 試驗方法
1.3.1 染色
(1)傳統染色工藝/%(owf)[2]
染料 6.0
80%乙酸 1.6
元明粉 5.0
硫酸銨 4.0
[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