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2中看出,經涂層整理后的織物,其經緯密度與原樣織物的經緯密度很接近,可認為涂層后織物密度沒有發生變化。因此,我們認為,用裁剪器裁取相同面積試樣時,原樣的重量即為涂層織物試樣涂層前的重量。單位面積試樣的涂層量,即為單位面積涂層織物的重量減去相同面積原樣的重量。這為涂層率的計算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3.2 PA樣品的涂層率計算
涂層率是單位面積涂層織物上的涂層劑重量與涂層織物重量的比值,從以上的測試結果,我們可以認為,經涂層整理的試樣,其涂層前重量為相同面積(用能裁剪面積為100cm2的圓形試樣的裁剪器取樣,以保證涂層織物與原樣的樣品面積相同)原樣的重量,從而得出單位面積涂層織物上涂層劑的量,再計算出涂層率。用裁剪器分別裁取l00cm2原樣、PA試樣各20塊,測其平均重量,再計算涂層率,結果如表3所示。
.jpg)
由表3可知,本試驗所用面料(聚丙烯酸酯涂層染色滌/棉混紡織物),其涂層率為7.8%。
3.3涂層織物在水中的溶解狀況
按2.2.3所述的方法對原樣及涂層試樣進行水溶解實驗,結果見表4。
.jpg)
從表4中看出,經蒸餾水處理的樣品,織物重量幾乎無變化,說明蒸餾水并不能去除PA織物上的涂層劑。
3.4不同的剝離劑在不同試驗條件下對樣品的剝離效果
不同溶劑在不同溫度下對PA涂層試樣的剝離率比較如表5所示。
.jpg)
剝離率=重量變化/處理前試樣重×100%
未經剝離試驗樣品的涂層率為7.8%,與表中數值均很接近,由表5可看出,在不同溫度下,分別以丙酮、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為剝離劑時,PA試樣均可獲得較好的剝離效果。
四種剝離劑對PA試樣的剝離效果很接近,那么要優選出最佳剝離劑,必須考慮試劑的毒性,以對人體毒性最小的試劑為最佳。
查閱《中國藥典》, 四種剝離劑中,二甲基甲酰胺毒性最大,其次為二甲苯,乙酸乙酯與丙酮屬三類有機溶劑,毒性最小。在剝離效果相近的情況下,應首先對試驗人員傷害較小的試劑,所以我們排除二甲基甲酰胺及二甲苯。乙酸乙酯與丙酮的毒性相當,但它們的價格差異極大,乙酸乙酯的價格是丙酮的兩倍,從試驗成本考慮,我們將成本較大的乙酸乙酯排除,選擇丙酮作為最佳剝離劑。從表5看出,在試驗溫度分別為20"C、40"C時,剝離效果是一致的,從節約能源及提高工作效率考慮,我們選擇較低的試驗溫度即20℃。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