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退漿后經(jīng)過水洗,再浸軋5g/L硫酸液,然后堆置約lh,充分水洗凈。此法稱為堿酸退漿法,用于含雜質(zhì)較多的低級棉布及緊密織物如府綢等棉織物。堿酸退漿對去除棉纖維雜質(zhì)及礦物質(zhì)效果較好,并能提高半制品白度及吸水性。堿酸法退漿率達60%~80%。
(3)氧化劑退漿 強氧化劑如過酸鹽、過氧化氫、亞溴酸鈉等,對各種漿料都有使?jié){料大分子斷裂降解的作用,從而容易從織物上洗除。氧化劑退漿速度快,效率高,質(zhì)地均勻,還有一定的漂白作用。但是強氧化劑對纖維素也有氧化作用,因此在工藝條件上應(yīng)加以控制,使纖維強力盡可能保持。用于退漿的氧化劑中,亞溴酸鈉是較好的一種,退漿液中含有效溴0.5~1.5g/L及適量潤濕劑,退漿液pH值9.5~10.5,織物浸軋退漿液后于室溫堆置約0.5h即可。亞溴酸鈉還可用于溴-堿退煮一浴法,即退漿與堿煮練同浴進行,大大簡化了工序。亞溴酸鈉退漿率較高,對PVA漿料可達90%~95%,而且不會因水洗時PVA濃度增稠重新粘附在織物上,但因為亞溴酸鈉價格較貴,目前應(yīng)用尚不廣泛。過硫酸銨也是較好的退漿用氧化劑。氧化劑退漿中使用較廣的是雙氧水-燒堿退漿法,通常采用一浴法,退漿液含雙氧水4~6g/L,燒堿8~10g/L,潤濕劑適量,織物浸軋退漿液后,于100~102℃時汽蒸1~2min,然后用80~85℃熱水洗凈。氧化劑退漿主要用于PVA及其混合漿的退漿。
3.煮練 退漿洗凈后的織物即可進入煮練工序。煮練是棉及棉型織物前處理工藝中主要工序,因為棉纖維伴生物、棉籽殼及退漿后殘余漿料都必須通過煮練除去。使織物獲得良好的潤濕性及外觀,以利后加工順利進行。
(1)煮練液成分及其作用 燒堿是棉及棉型織物煮練的主要用劑,在較長時間熱作用下,可與織物上各類雜質(zhì)作用,如脂肪蠟質(zhì)被堿及其生成物皂化乳化,果膠質(zhì)生成果膠酸納鹽,含氮物質(zhì)水解為可溶性物,棉籽殼膨化容易洗掉,殘余漿料進一步溶脹除去。為了加強燒堿的作用,在練液中還需加入亞硫酸氫鈉、水玻璃、磷酸三鈉和潤濕劑。亞硫酸氫鈉作用是防止煮練時纖維素被空氣氧化,還可協(xié)助燒堿除去木質(zhì)素。水玻璃能吸附和凝集練液中鐵質(zhì)及雜質(zhì),避免在織物上產(chǎn)生鈣漬及防止雜質(zhì)重新吸附在織物上,還能增加織物的白度和潤濕性;水玻璃用量不能過多,否則將影響織物的手感。磷酸三鈉是軟水劑。潤濕劑能使織物煮練勻透,可選用耐堿、耐酸、耐硬水、耐高溫作用的表面活性劑,如紅油、滲透劑ABS,平平加等。如將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拼混應(yīng)用(如滲透劑JFC與ABS拼混),有較好協(xié)同效果。
(2)煮練設(shè)備與工藝 棉布煮練依織物加工形式不同有繩狀與平幅兩種。兩種加工形式中又有間歇式和連續(xù)式之分。間歇式加工中繩狀加工以煮布鍋為代表,平幅加工以軋卷式練漂機為代表,連續(xù)式加工中繩狀可以繩狀汽蒸連續(xù)煮練機為代表,平幅以履帶式平幅汽蒸煮練機為代表。中薄棉織物適宜在繩狀汽蒸連續(xù)煮練機上加工,厚型棉織物如卡其、華達呢及滌棉混紡織物在繩狀加工時容易產(chǎn)生折皺與擦傷,影響成品質(zhì)量,因而適宜在平幅煮練設(shè)備上加工。此外,煮練設(shè)備還可分為高溫高壓式與常壓式兩種。煮布鍋屬于高溫高壓式,其余設(shè)備大都為常壓式。高溫高壓式煮練效果較好,目前平幅連續(xù)式高溫高壓設(shè)備尚不成熟。
<<上一頁[1][2][3][4][5][6][7][8][9]下一頁>>
相關(guān)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