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織物用25~35g/L燒堿液浸軋打卷,逐卷吊入鍋內,豎立整齊,再加進4~8g/L的堿液于2kgf/cm2(196kPa)壓力下,溫度130℃左右煮練8~10h。后處理與繩狀煮練相同。
煮布鍋的缺點是生產周期長,操作繁復,勞動強度大,生產率低,雖然煮練質量較好,但因上述缺點難以克服,目前新建印染廠很少采用。
② 繩狀汽蒸連續煮練機:是一組聯合機,由多臺繩狀軋洗機、繩狀汽蒸容布器等組成。
繩狀汽蒸容布器又稱為汽蒸傘柄箱或J形箱,是聯合機的主要機臺,如圖1-5所示。
圖1-5 繩狀汽蒸容布器示意圖
1—導布圈2—進口封閉箱3—主導輪4—加熱管5—槽輪箱6—加熱器
7—往復擺動桿8—六角車9—墻板10—擺布板11—箱體12—觀察窗
13—出布裝置14—操作臺15—蒸汽管道系統
汽蒸容布器箱體由上部直箱與下部彎箱組成。容布量應考慮能堆放汽蒸1.5h左右。直箱頂部布一對六角輪,牽引織物落入箱中,六角輪下部有一對擺布斗,使織物按縱向均勻堆放。箱外還有一能往復擺動的導布瓷圈,使織物按橫向均勻堆放。
織物在容布器前的管形加熱器中用飽和蒸汽噴射加熱,加熱后織物溫度迅速提高,并帶有飽和蒸汽進入容布箱體進行汽蒸堆置。繩狀連續汽蒸煮練工藝流程如下:
軋喊→汽蒸→軋堿→汽蒸→水洗。
煮練液含燒堿量,薄織物為20~30g/L,厚織物30~4Og/L。表面活性劑、亞硫酸氫鈉、磷酸三鈉含量適量。于70~80℃時軋堿,軋余率110%~130%,汽蒸溫度100~102℃,時間60~90min,車速140m/min。
繩狀汽蒸煮練的優點是能夠連續生產,生產周期短,生產率高,勞動強度低,用汽量較省,適用于6m2/kg以下的中薄棉織物。該機生產能力高達6000萬m/年,一般用于印花布生產量大的大型印染廠。因為是繩狀加工,對厚重織物不適用,煮練去雜效果也不如煮布鍋,而且整機占地面積較大。
③ 履帶式汽蒸煮練機: 履帶式汽蒸煮練機有導輥履帶式及平板履帶式兩種機型,以后者使用較廣泛。此機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織物不易擦傷。由于堆積布層較薄,折痕程度輕,張力也小,汽蒸效果較好。全機由浸軋槽、履帶式汽蒸箱及平洗槽等組成。織物浸軋煮練液后進入汽蒸箱,先在上下導輥間運行,受飽和蒸汽汽蒸,使織物溫度升高,最后由履帶運到出布口處,由出布輥牽引出蒸箱,完成煮練。如圖1-6所示。
<<上一頁[1][2][3][4][5][6][7][8][9]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