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是目前應(yīng)用最廣泛的染料之一,但其染深濃色時濕牢度差,一直困擾著印染界。傳統(tǒng)皂洗工藝?yán)帽砻婊钚詣┑尿?、分散作?以去除織物表面浮色,從而提高摩擦牢度,但其對提高深色織物濕摩擦牢度的作用不明顯。生物酶皂洗技術(shù)利用生物酶來脫除纖維表面的浮色,以保持或提高織物濕摩擦牢度,用水量少,節(jié)能節(jié)時,是一種新型綠色水洗處理工藝[1~4]。
1 試驗
1.1 材料
純棉漂白針織布18. 4 tex
1.2 染化料
染料 亨斯邁克隆系列,德司達(dá)雷馬素系列,安諾其安諾素系列,貝通Bestive系列。
助劑 純堿、元明粉、平平加O(均為分析純);活性染色用皂洗劑XC-W(巴斯夫);皂洗酶A、過程調(diào)節(jié)劑AD。
1.3 設(shè)備
恒溫水浴鍋、UV-5700紫外分光光度計、ADCI-60色差計、PHS-2C型酸度計、染色摩擦牢度儀、水洗牢度儀。
1.4 測試方法
摩擦牢度 按GB/T 3920—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zāi)湍Σ辽味取愤M(jìn)行測定;
皂洗牢度 按GB/T 3921—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zāi)拖瓷味取愤M(jìn)行測定。
1.5 試驗方法
1. 5. 1 酶最佳應(yīng)用條件的確定
配制0. 01 g/L的雷馬素藍(lán)RGB溶液,分別試驗不同溫度、pH值、酶濃度和處理時間對染料脫色率的影響。用分光光度計在最大吸收波長下,測定洗液脫色前后的吸光度,脫色率按式(1)計算:
![]()
式中:A0———脫色前染液的吸光度;
At———脫色后殘液的吸光度。
1. 5. 2 染色工藝
染色處方/(g/L)
染料濃度/% (owf) 5
平平加O 0. 5
元明粉 60
碳酸鈉 20
浴比 1∶30
[1][2][3][4][5]下一頁>>
相關(guān)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