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由表1知,酶對試驗用各種染料均有脫色效果,絕大多數染料的脫色率在90%以上;個別黃色品種的脫色效果較差,其原因還需從染料本身結構作進一步分析。
2.3 染色牢度
比較常規皂洗工藝和優化的酶洗工藝(pH值7. 5)對各種活性染色織物色牢度的影響,見表2。
.jpg)
由表2知,對于大部分染料,酶洗和皂洗的干摩擦牢度相差不大;但對濕摩擦牢度,酶洗要比常規皂洗高0. 5~1級。常規皂洗是利用表面活性劑的螯合及分散作用,使織物上的浮色脫落,但仍有部分浮色會返沾到織物上。酶皂洗的機理則是破壞染料的發色團,從而達到使染料脫色的目的,浮色的去除更加充分。酶洗和常規皂洗后織物的水洗牢度差別不大。
2.4 織物經酶洗和皂洗后色光的變化
以常規皂洗后的織物作標樣,研究其與酶洗織物的色差,結果如表3所示。
.jpg)
由表3知,大部分染料酶洗后明度值L與常規皂洗后相近。有些染料酶洗后艷度C比常規皂洗高些,而有些染料則相反,但總體差別不大。酶洗和皂洗后織物有一定的色差,ΔE大部分在1左右。上述試驗說明,酶皂洗對織物的色光影響不大。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