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列出了國內常用的幾只活性染料上述S、E、R、F的差值和比值。
.jpg)
染料選擇標準:配伍性好,對工藝參數(溫度、時間、浴比、鹽、堿等)敏感性小,以及不能“跳燈”。在拼色時,應選用S、E、R、F值相近的同類型染料。三原色拼色時,藍色用量小于0. 2%,不可使用2GFN藍(上海萬得);藏青用量小于1. 0%,不可使用B 133%元青;KN-G翠藍和B-4GLN嫩黃用量0. 5%以上時,應采用80~85℃染色。當黃、紅單個用量超過2%,可選用EX-D黃、EX-D紅(雅格素)。當BF-RR藍用量超過0. 2%時,應選用其它藍色替代。另外,使用黑色染料時,黑色染料用量不得小于2. 0%。
1.2 染料與鹽、堿的配比
生產中,染料、助劑的用量和配比,是根據染料對溫度、時間、浴比、鹽、堿和pH值等不同的依存性,以及設備的特性而定的,特殊情況下可作微調。例如,KN-R艷藍在55~60℃染色較合適,元明粉最高用量為50 g/L(采用大浴比化元明粉時,用量可適當提高);如果用磷酸三鈉代替純堿,則用量是純堿的一半;大豆纖維、玉米纖維和竹纖維的染色,純堿用量不得高于20 g/L等。表2列出了棉、粘膠紗染色時活性染料與鹽、堿的配比。
.jpg)
1.3 染色條件的控制
1. 3. 1 前處理
織物煮練或氧漂前處理,所用的各類助劑不可拼混在一個容器中。高濃度助劑拼混,可能會引起相互反應;如果直接倒入已裝入紗的主缸內,則又會使?jié)舛雀叩闹鷦┱丛诩喩?產生濃度不勻,影響后道染色,嚴重時還會產生色花。前處理后的筒子紗在不影響強力的情況下,要求:
①紗線處理均勻,目測時看不出內外層,染淺色沒有棉籽殼;
②毛效在10 cm/30 min左右;
③紗的中、內層不含殘余的堿或雙氧水;
④沒有嚴重變形、密度不勻的現象。
1. 3. 2 染色溫度控制
乙烯砜型染料(或乙烯砜+一氯均三嗪)的染色溫度為55~65℃,最佳上染溫度為60℃;一氯均三嗪染料的染色溫度為80~90℃,常規(guī)上染溫度為85℃。因此,在低于最佳上染溫度時進行恒溫移染,不加或少加鹽/堿;在無堿條件下,采用高于最佳上染溫度進行恒溫移染,再降溫加堿,可以起到明顯的勻染效果。
1. 3. 3 電解質濃度
控制染浴中的鹽濃度,可以改變上染速度和上染率,故不同顏色及深度的染色,鹽的用量和上染速度是不同的。如粘膠雪尼爾產品的染色,鹽濃度超量,可縮短染色時間。絞紗用此方法染色,可使表面著色快,紅
光突出,上染率提高;但其芯層連接線沒有完全上染,故色光不穩(wěn)定,易產生缸差。而筒紗不能用此法,否則極易引起色花及內外層色差。若用染液的回流水化鹽(元明粉),在鹽局部濃度達到250 g/L以上時,有些染料就會出現凝聚或鹽析現象。因此,在染色中途對料缸加鹽時,要及時循環(huán)回流以進行稀釋。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