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3可以看出,在酶用量為2.5%,溫度40℃,pH=4.5處理條件下,在本次實驗所選的處理時間范圍內,織物的彎曲剛度和彎曲滯后矩都比較好,處理時間的變化對織物的彎曲性能影響不大,可見本文實驗所用的時間已經足夠,纖維素酶與織物的結合也基本達到飽和狀態,柔軟處理效果較好,但隨著時間的延長,彎曲剛度和彎曲滯后矩略有提高,說明部分纖維素酶開始失活,因此反應時間過長對處理效果沒有太大意義。彎曲性能和折皺回復角在50、60min時都比較好,但是60min時斷裂強力損失很大;芯吸高度在50min時達到最大,因此處理時間選擇50min。而單獨酶預處理在60min達到最好效果,兩者相比超聲波處理后明顯縮短了處理時間,節約了資源。
2.4pH值變化對純棉色織物性能的影響
處理條件:超聲波40kHz,酶用量2.5%(O.W.f),浴比1:20,溫度40℃,pH值分別為4、4.5、5、5.5,時間50min,然后將試樣晾干,充分調濕后進行柔軟整理。結果如表4所示。
.jpg)
不同的酶達到最大活性所需要的pH值不同,pH值的變化對纖維素酶的活力影響較大。因為pH值影響酶分子上酸性或堿性氨基酸側基的離解狀態,而側基的離解狀態直接影響酶與織物之間的吸附引。同時超聲波機械作用亦能促進纖維素酶的水解速率。從表4可以看出:各項性能的變化趨勢明顯高于其他因素,彎曲剛度和彎曲滯后矩均隨pH值的增大逐漸減小,但當pH值超過4.5后,又呈增大趨勢;折皺回復角和吸濕性也在pH=4.5時達到最大,說明此時織物對纖維素酶的吸附量達到最大,經柔軟處理后的效果達到最好,而且其他性能指標也得到提高。斷裂伸長率變化主要是因為超聲波對棉纖維的無定形區的外力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所以波動不大。綜合考慮將pH=4.5作為最佳處理條件。
3結論
1)采用超聲波協同纖維素酶預處理后,再對純棉色織物進行柔軟整理可以較好地改善織物的柔軟效果,同時其他性能也有一定的提高,保持了純棉色織物原有的優良特性。
2)通過纖維素酶用量、溫度、時間、pH值單因素實驗,選擇出比較適宜的處理條件:超聲波與纖維素酶協同處理,酶用量為2.5%(O.W.f),pH=4.5,浴比1:20,40℃處理50min。在該條件下,純棉色織物彎曲剛度較原樣降低44.8%,彎曲滯后矩減小65.2%,折皺回復角提高79.2。,說明柔軟性能明顯得到改善,同時潤濕性提高,而對織物的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影響較小。
3)采用超聲波協同纖維素酶預處理工藝屬于環保處理方式,同時可縮短處理時間,節省資源。
<<上一頁[1][2][3][4]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