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一次洗滌相當于日本工業標準JISO212—103或國內FJ-54P—1985紡織部頒標準洗5次,分別洗滌不同次數后,再測其拒水拒油的效果[4]。
2 結果與討論
2.1 兩種工藝整理結果
由圖1知,隨整理劑質量濃度增加,其拒水拒油效果都隨之增加,但是在同樣的條件下,等離子體處理過的織物的效果優于傳統整理方法。這說明,等離子體處理時對纖維表面進行刻蝕,使織物表面變得粗糙,增加了其比表面積,同時在織物上產生自由基,增加了整理劑與織物的親和力,從而增加了拒水拒油效果。
.jpg)
2.2 優化工藝設計與分析
對工藝B進行優化設計。影響試驗結果因子有極板間距、等離子處理時間、等離子體處理頻率與電壓、焙烘溫度、焙烘時間。極板間距越小,等離子體照射越均勻,為了減小試驗誤差,固定極板間距為3mm;根據所使用整理劑說明書,選擇焙烘溫度150℃,時間2min。確定試驗因子為整理劑質量濃度、等離子體處理時間、等離子體處理頻率,選取5水平3因子正交試驗表為優化分析表,對工藝B進行優化設計。得到因子水平表,如表1所示;根據表1設計正交試驗表,如表2所示。
.jpg)
根據正交試驗數據,分別計算拒水拒油極差,結果如表3所示。
.jpg)
極差的大小,反映了因素水平變化時試樣指標的變化幅度。因此,某因素的極差越大,說明該因素對試樣指標的影響越大,它就越重要。由極差R(j)可明顯看出,整理劑質量濃度對試驗結果的影響較大。另外,處理時間、處理頻率的極差較小,對試驗結果的影響不大。
分析比較得出拒水拒油整理最佳工藝條件為整理劑質量濃度40g/L、處理時間80s、處理頻率1.3kHz時,拒水拒油效果最好。用最佳工藝處理的織物拒水等級為10級,拒油等級為8級。
2.2.1 整理劑質量濃度的影響
由圖2可知,隨著整理劑質量濃度的增加,織物的拒水拒油效果增加,當整理劑質量濃度達到40g/L時,拒水級均可達到最高級10級。這時有機氟整理劑在織物表面形成一層低張力的拒水拒油膜,整理劑質量濃度越高,織物表面的有機氟含量越高,其分子堆積越緊密,從而拒水拒油效果增強。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