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前言
近年來,由紡織品引起的火災日益增多,據統計,紡織品造成火災的死亡率占50%。滌綸纖維是合成纖維中用量最大的一類,廣泛應用于服裝、地毯和裝飾面料等領域,但滌綸纖維易燃燒,其燃燒熱為23.8Wg,限氧指數為20%~22%,因此其一旦燃燒,比棉纖維(燃燒熱為18.8kJ/g,限氧指數為17%一19%)更猛烈…。為此,對滌綸類紡織品進行阻燃整理特別重要。滌綸織物用阻燃劑主要有磷系和鹵素系兩大類。
由于鹵素系阻燃劑在實際燃燒過程中會生成鹵化氫氣體,會對人體的呼吸產生嚴重的窒息作用,因此現在各國都在加緊研制不含鹵素的耐久型阻燃劑,可以預見鹵素類的阻燃劑將會被安全性更高的含磷類阻燃劑所淘汰。
聚酯纖維燃燒時會產生游離基,這種游離基的活性會不斷破壞碳間的結合,引起連鎖分解反應,從而產生可燃性氣體。含磷系阻燃劑在高溫下分解生成磷酸及其衍生物聚磷酸酐,在降解聚合物周圍形成玻璃狀保護層,阻礙生成的有機可燃物向火焰面擴散,并隔絕空氣,而且聚磷酸酐有強烈的脫水作用,可促進聚合物表面炭化。此外,含磷系阻燃劑在高溫下能捕捉聚酯的氧原子形成一POP_組分,從而減少燃燒過程中的氧,同時繼續擴散到聚合物表面促進石墨層結構的形成,因而相應地提高了聚酯纖維的著火溫度,降低其燃燒性能【2~3】。再者,阻燃劑的存在使得聚酯纖維的熔點降低,遇火后纖維熔融,使火焰不能接觸纖維,從而降低燃燒作用。
阻燃劑K.19是一種環籠狀膦酸酯,含磷量高,用量少,賦予織物優良的阻燃性,熱穩定性高,揮發性低,與多種聚合物的相容性優良,各種毒性試驗的結果已證明本品極其安全。本試驗探討磷系阻燃劑K一19在滌綸織物的阻燃性能,并優化了其應用工藝。
1試驗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