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市場對真絲綃需求的變化,國內織廠從單一的色織成品出口向多元化發展,對有些量小、顏色多的任務單,采用色織工藝,損耗太大,故要求白坯染色或改色的越來越多.但真絲綃坯綢含大量絲膠、織地稀、加捻低、平方米克重輕,給染色帶來了較多的困難,按常規染色容易產生抽絲、凝聚、紕裂等病疵,產品外觀質量較差.針對這一情況,我公司進行了各種工藝路線的試驗,最后選定了星形架染色工藝及相應的整理條件,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染色染色設備為星形槽, 10151真絲綃每桶不超過10匹,工藝條件如下.
染前預處理:加0.2g/L浴量3000L溫度70℃處理時間10~15min此桶可續用.
染色:染料加0.1g/L908低溫勻染劑0.2g/LNaCl 1g/L浴量3000L,于60℃始染, 15min內加入助劑,再15min內緩慢加入染料,逐步升溫, 20min后升溫至80~85℃,保溫20min并加鹽,再保溫30min剪樣,然后水洗, 50℃洗10min, 40℃洗10min.
固色:固色劑Y0.5~2g/L浴量3000L溫度40℃處理時間15min織物染前預處理,既防止染坯在染色時因織物經向收縮而拉破綢邊,又能將坯綢織造時加的滑石粉部分去除.因真絲綃上含有絲膠,染色時,絲膠上染率比絲素要高,在第一次配料時濃度要低些,一般只占五成,否則織物很容易下缸后深出,增加染色難度.每次槽內加助劑及染化料后,必須用循環泵攪拌均勻,以防染坯上色不勻.剪樣和加料時,要及時將織物吊入另一熱水桶中,防止染料在織物下部凝聚,產生左右深淺.星形槽浴比大,染化料消耗多,為降低成本,一般采用染液連續使用,任務數大的采用同色續用,任務數小的采用淺色逐步加深的續用方法.染后織物從架子上卸下時,手勢要輕,以防產生破邊.
脫水開幅星形架染色的織物卸下后,不能進行常規的打卷,因為真絲綃織物薄,容易粘牢,打卷中用手撳緯斜時容易使織物紕裂,成卷后的織物后整理難度大.故將染坯在開幅機的圓筒中退卷,手勢要輕,脫水時織物用頭布包成幾包,以防織物脫紕,并且需脫水干一點,防止后整理時無法烘干而產生水跡樣的白花狀.脫水后的織物需及時整理,以防止產生風印.
后整理工藝及分析真絲綃織地稀,用常規單烘筒或三聯合機難以吸水操作,且門幅無法定形,而小布鋏拉幅機能避免上述缺陷.操作中,當織物進布鋏時紅外線探邊器不能用自動,只能手動,因探邊器的自動左右擺動會將織物擦白或擦紕,手動要注意只能夾住織物的邊,一旦夾到"肉"內,很容易將織物邊夾紕.
另外,必須開少量的噴霧,防止因脫水后部分干而造成風印,開大散熱片的蒸汽,車速以織物出布鋏時干燥為準,否則,織物潮燥不勻,經呢毯烘干后綢面產生水跡狀病疵.織物進呢毯前要調整張力,使織物出布鋏時的木耳邊在少量噴霧和一定張力下,經呢毯整理后消失,綢面挺括而無皺印.
小結真絲綃織物染色的難度在于易產生抽絲、凝聚、紕裂、皺印等病疵,通過對該織物繩狀機染色、機缸染色和星形架染色工藝的對比,發現星形架雙面上綢、星形架染色工藝染色的織物,可避免上述病疵,且質量明顯優于其他兩種工藝.另外,通過生產實踐,制訂了以下后整理工藝:脫水→小布鋏整理→碼尺.真絲綃這一特殊品種的織物,用這一成熟的工藝染色后,可獲得挺括、無紕裂、無皺印的理想效果.染色工藝技術分析真絲綃與其他真絲產品相比較,最顯著的特點是染色時含有一定量的絲膠,在上色過程中不應將絲膠脫去(或移位),所以染色時染液pH值和溫度的高低、時間的長短及前處理的中性鹽多少都至關重要.繩狀機染色,織物的循環運動靠機械導輥傳動,織物受到較大的張力和摩擦力,織物在缸內與缸壁相擦,很難避免織物抽絲,加上染色時間過長或溫度過高,綢身的絲膠移位,致使織物凝聚.機缸染色,弧度的調整難度較大,弧度小時織物容易出皺印,弧度大時織物在經向產生一條條的紕裂(經向線移位),有長有短且無法修復.為解決上述病疵,我公司改用星形架染色工藝,改裝了星形架的上綢架子,單面上綢改為雙面上綢,使織物經向或緯向都松式固定在架子上,以避免因被動的循環運動而產生綢面凝聚、抽絲、擦紕等病疵.現將各染色方法的生產量及質量情況比較如下.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生產測試、總結,確定了真絲綃染色工藝流程:星形架上綢→星形架染色→料,根據效果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其中可以拔白的染料有:普拉紅B、依利尼爾紅3G、普拉橙GSN、蘭納山藏青CF-A、普拉紅10B、直接元EX、卡普侖桃紅BS、直接綠B、直接黃棕3G、直接錫利棕BRS、直接元G.
可以剝淺的染料有:山德侖艷藍N-5GM、普拉艷藍G-01、蘭納灑脫黃4GN、蘭納灑脫黃2R、蘭納灑脫棕B、山德侖艷綠N-3GMA、蘭納芯棕RC、依利尼爾黃RXL、普拉醬紅3BE-01、蘭納灑脫醬紅B.
可以變色的染料有:依利尼爾藍RL、尼龍山大紅F-3GL、蘭納灑脫綠B、蘭納灑脫蓮B.
星形架染色各工序操作要點星形架上綢改裝后的架子能將織物兩邊固定在架子上,既能避免織物因被動的循環運動而產生的凝聚和抽絲,又能防止星形架染色中由于染液循環沖擊而使織物浮起起皺.要求上綢工手勢勻稱一致,使綢身松式地同步固定在架子上,每只針的上綢頁數一致、松緊程度一致,以便上色均勻.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