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被覆于人體全身外表面,由表皮和真皮組成。表皮細胞排列緊密,使外源病菌很難進入體內,表皮中還存在“與皮膚相關的淋巴組織”,它主要參與細胞免疫[3]。真皮依靠具有半通透屏障或過濾作用的“真皮—表皮連接”。這種特殊的化學結構,在調節表皮、真皮之間物質運輸的同時,也阻止了外源有害物質的入侵。由于人體的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與外界相通,因而成為外界病菌和有害物質入侵的主要部位。外源病菌或異物入侵人體,必須越過各種各樣的屏障。人體正是通過一系列完備的屏障結構以及發達的免疫系統,維持著自身的穩定和功能的協調。當然,這種防御功能也是有限的;一旦超出限度,人體便會受到病菌的侵害而發病。
目前“,正常菌群是條件致病菌群”的觀點已被人們廣泛接受。微生物學家認為,正常菌群與人體始終保持著平衡狀態,菌群之間也相互制約,維持相對的平衡。當肌體抵抗力下降或長期服用廣譜抗菌素、皮質激素,過多應用同位素或長期患有消耗性疾病時,這些平衡就會受到破壞,無害的正常菌群就可能轉變為有害的致病菌群。因此,具有抗菌功能的紡織品是人類抵御外源微生物侵襲人體的又一道外部屏障。本文綜述了有關病源微生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和侵襲途徑,通過對抗菌纖維及其紡織品抑菌性能的研究,試圖表明抗菌紡織品對常見病源微生物具有明顯的抑菌特性。
3 實驗部分
3.1 原 料
1.2D×38mm抗菌滌綸短纖維、1.5D×38mm抗菌滌綸短纖維、100D/48F抗菌滌綸DTY和150D/48F抗菌滌綸DTY,中紡院生產;24支50/50滌棉紗線(滌為1.5D×38mm抗菌滌綸短纖維)、32支30/70滌棉紗線(滌為1.5D×38mm抗菌滌綸短纖維),北京棉紡二廠生產;60支35/65滌棉紗線(滌為1.2D×38mm抗菌滌綸短纖維),山西太原新凱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生產。
312 抑菌性能試驗
3.2.1 特需器材
(1)試驗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腸桿菌(8099),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2)磷酸鹽緩沖液(PBS,0.03moL/L,pH7.2~7.4)磷酸氫二鈉(Na2HPO4,無水)2.83g/L,磷酸二氫鉀(KH2PO4)1.36g/L,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吐溫80)1g/L,蒸餾水。
(3)營養瓊脂培養基蛋白胨10g,牛肉膏5g,氯化鈉5g,瓊脂20g,蒸餾水1000mL。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