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聚乳酸(PLA)纖維屬于聚酯家族,與其他聚酯纖維不同的是,其原料不是來自于石油副產品,而是來源于農作物。聚乳酸酯可以從玉米、麥子和大豆等產品中分解并提煉出乳酸,再通過縮聚反應生產。目前,用在紡織工業(yè)的聚乳酸酯原料主要來源于玉米。其原料來源不僅充分,而且可以再生,能夠實現(xiàn)在自然界中無污染循環(huán),是理想的綠色高分子材料。
2 鑒別實驗
由于乳酸分子中有一個不對稱碳原子,所以具有D-型和L-型2種異構體。以玉米等淀粉發(fā)酵得到的乳酸含有99.5%的L一異構體。本文研究的是紡織用的L-型PLA纖維。
2.1 試樣
試樣來源于2批進口商品,原產地:美國。從進口商品中任意抽取樣品約500 g,作為實驗室試樣。
2.2 實驗器具
——傅立葉紅外吸收光譜儀;
——CYG一055D多功能顯微掃描分析系統(tǒng);
——試劑(分析純)若干種,詳見表1;
——抽風柜、燒杯、三角燒瓶、鑷子和制片器等輔助工具若干。
2.3 燃燒試驗
分別從2批實驗室樣品中抽取纖維約100 mg,按照FZ/T 01057.2—1999《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燃燒試驗方法》進行試驗。
PLA纖維燃燒過程的觀察結果如下:
——靠近火焰時有熔縮現(xiàn)象;
——在火焰中熔融燃燒,火焰以紅色為主,邊緣呈藍色,燃燒平穩(wěn),火焰無跳動,無黑煙;
——燃燒時有淡淡的香甜味;
——離開火焰,繼續(xù)燃燒,有黑色珠狀物滴下;
——殘留物呈黑色塊狀,很脆,用手很容易碾碎為粉末狀。
2.4 顯微鏡觀察
試驗按照FZ/T 01057.3—1999《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顯微鏡觀察方法》進行,采用Y172型哈氏切片器制成PLA纖維的縱向和橫截面纖維切片,在CYG-055D多功能顯微掃描分析系統(tǒng)放大4.0倍觀察,圖像詳見圖1和圖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