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取5mL 1%(對水質量)試樣水溶液于25mL具塞試管中,加人1mL亞甲藍溶液和5mL氯仿,充分振搖后靜置,觀察兩層顏色:如果氯仿層呈藍色,水層(上層)相對無色,表示樣品中含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如果氯仿層無色,水層(上層)呈藍色,加人少量0.2%(對水質量)十二烷基硫酸鈉,若情況不變,表示樣品中含有陽離子表面活性劑;若顏色轉移到氯仿層中,則可能存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2.2.3沉淀法(鑒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原理:聚氧乙烯醚型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由于醚鍵中的氧原子與水中的氫形成氫鍵,增大了在水中的溶解度.但醚鍵與水分子的結合并不牢固,在升溫或遇收斂劑及某些金屬鹽類時,這個松弛結合的水就逐漸脫離而使表面活性物質析出,溶液則變渾濁或產生沉淀.
分析鑒定:揉酸和氯化汞均能使聚乙二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從水溶液中析出,在試樣中加人上述任何一種試劑,如出現混濁或形成沉淀,則表明樣品中含有聚乙二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2.2.4紙層析顯色法
用處理后的濾紙作為載體,鎳鉻絲點樣,再用叔丁醇的錢溶液作展開劑,層析后用多種噴霧劑處理,結果見表1.
.jpg)
2.2.5水解系統分析法
表面活性劑樣品加酸或加堿后進行水解處理,若液面上出現油狀物,并且泡沫消失,說明待鑒定物能水解.各類表面活性劑的水解性能不同,產物也不同.根據表面活性劑的水解情況和水解產物,可進行系統分析,初步定性.
2.3表面活性劑的分離
分離的目的是從各種樣品中提取、富集和純化表面活性劑組分.不同體系的分離方法不盡相同,但最常用的有萃取法、離子交換法和色譜法等.
2.3.1萃取法
萃取法是富集和預分離表面活性劑簡便易行的方法。樣品的水溶液可用正丁醇直接進行萃取,也可將其于紅外燈下烤干,再用適當的溶劑從固體殘余物中萃取.無論表面活性劑存在于無機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中,都可用萃取的方法進行分離.[9]
2.3.2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柱[10]網可以用于分離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包括非離子性物質).離子交換樹脂中具有能離解的酸性或堿性基團,能與溶液中其他陽離子或陰離子起交換作用.通過交換把一些能離解的酸性或堿性組分留在樹脂上,而與非離子性物質分開.被留在樹脂上的物質,可選用適當的洗脫劑洗脫下來.化纖油劑離子交換分離流程圖如下: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