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棉的針頭反應
通過顯微鏡可快速測試棉的化學損傷并估計損傷的程度.用鋒利的尖刀或刀片將測試纖維切割成大約1mm的碎片,然后放到含15%氫氧化鈉的載玻片上,用蓋玻片加蓋2—3min,最后測試在切割末端形成的針尖.在未損傷棉中初生胞壁完整無缺,因此,次生胞壁內的纖維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劇烈溶脹,纖維在切割末端緊壓形成針尖狀.化學損傷纖維由于初生胞壁受到破壞,纖維可以無限溶脹,因此,不能形成針尖狀.經過交聯免燙整理的棉只發生稍微溶脹,不能形成針尖,據此可知纖維受到較大的化學損傷.針尖反應適合于棉纖維的各個加工和整理階段,但是對亞麻或苧麻則不適用. [2]174-17590%以上的纖維素交聯劑含有甲醛,因而可用鉻變酸測試織物上的甲醛來進一步驗證針尖反應的準確性:少量纖維在1~2mL 72%的硫酸中加熱到最高溫度(100℃),其中100mL硫酸溶液中含10g鉻變酸.如果l~2min后有紅紫色形成則表示有甲醛存在.針頭反應與棉損傷的關系見表1.
.jpg)
2.2損傷原因的測定
2.2.1用Fehling溶液測試酸損傷
纖維素纖維對酸敏感,因此極易受免燙整理中的酸催化劑、纖維素纖維和羊毛混紡染色中的酸劑影響,發生酸損傷.用硫化染料對纖維素染色(儲存時產生硫酸使纖維素斷裂)時,由于纖維素纖維與免燙整理劑結合,在游泳池水中或含氯漂白劑的清潔劑中都可能造成纖維素纖維酸損傷(形成氯胺,然后分解為鹽酸和氧氣).在酸的作用下,纖維素鏈l,4-糖苷鍵水解斷裂,形成分子鏈較短、具有更多末端基團的水解纖維素,鏈末端形成環狀半縮醛(與開鏈的醛數量相同).此化學損傷測試方法的原理為酸損傷斷裂后形成更高濃度的醛基.
Fehling溶液的配制:等量混合A和B溶液(A為6%硫酸銅溶液,B為20g酒石酸鉀鈉、10g氫氧化鈉和100mL蒸餾水的混合溶液),然后用等量蒸餾水稀釋,待用.去脂和皂煮過的試樣在新配制的Fehling溶液中沸煮5rain,期間不斷用玻璃棒攪拌液體并始終保持試樣在液面下,防止與空氣接觸.如果操作不當,會產生干擾顏色(綠色).然后用水和稀釋醋酸清洗試樣,如果出現紅色氧化銅沉淀則證明樣品發生了酸損傷.原理是氧化還原反應期間纖維素鏈的醛基氧化生成羧基,二價銅還原生成一價銅.另外,須與未發生損傷的試樣進行比較試驗,因為未損傷試樣在此測試試驗中也產生輕微的紅色(部分醛基可能已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只有產生明顯的紅色才代表產生了酸損傷.
2.2.2 Oxycarmine氧化損傷測試
當纖維素纖維用過氧化氫氧化漂白時極易發生催化氧化降解損傷.在氧漂過程中,重金屬離子通常發生催化過氧化氫生成過氧自由基的有害降解反應.過氧化氫漂白時,少量金屬就足以導致嚴重的催化損傷,損傷的標志是強力明顯降低甚至形成孔洞,但是即使在孔洞的邊緣也很難發現離子的痕跡.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