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錦混紡織物染色時,羊毛和錦綸纖維初染速率和平衡上染百分率的差異,可影響二者得色的同色性。為了模擬生產中所用的毛/錦混紡織物,將羊毛和錦綸纖維按質量比80:20的比例放人同一染浴中染色。
根據以上單因素分析結果,初步選定毛錦同浴染色工藝條件為:元明粉用量l5g/L,染色溫度100℃,保溫時間45min。
2.2.1毛錦分浴與同浴染色比較
按選定工藝對羊毛和錦綸纖維進行分浴和同浴染色,測試羊毛和錦綸纖維的K/S值和色差△E(表1)。
.jpg)
由表1可見,同浴染色使羊毛的K/S值下降,錦綸的K/S值提高,不同染料染色其變化幅度有所差異。這是因為同浴染色時,羊毛與錦綸之間出現了競染現象,其中錦綸纖維對染料的親和力高,在初始上染階段對染料的吸附速率遠遠高于羊毛纖維,使羊毛對染料
的吸附幾率降低,最終K/S值下降。采用染料Lanaset紅G,Lanaset藍2R和Lanaset黑B同浴染色時,羊毛和錦綸的色差較小,同色性較好;采用Lanaset黃2R染料分浴染色時,羊毛和錦綸得色相近,羊毛的K/S值略高于錦綸,同浴染色時則錦綸的K/S值較羊毛高出很多,同色性較差。這可能是由于Lanaset黃2R染料自身分子結構原因所引起的。
2.2.2阻染劑用量對羊毛和錦綸纖維同色性的影響
染料Lanaset黃2R一浴染色的同色性較差,試驗時采用加入阻染劑并調整其用量,以期改善染料Lana—set黃2R,Lanaset黃4GN和Lanaset藍5G染色的同色性。結果如表2所示。
注:A表示羊毛和錦綸基本同色,B表示存在色差;(+)表示錦綸顏色深于羊毛,(-)表示羊毛顏色深于錦綸。
.jpg)
從表2知,隨著阻染劑用量的增加,錦綸得色逐漸變淺,羊毛逐漸變深,色差逐步變小;再繼續增加其用量,錦綸得色比羊毛還淺。通過試驗比較并結合工廠經驗發現,當羊毛和錦綸纖維的K/S差值≤2,E≤5,且錦綸顏色稍深于羊毛時,兩者的混紡織物能達到很好的同色性。依此標準,綜合表2及染色實樣的K/S值得出:染料Lanaset黃4GN和Lanaset藍5G不加阻染劑便能達到較好的同色性;而Lanaset黃2R只有在阻染劑用量為3~5g/L時,產品同色性才符合要求。
<<上一頁[1][2][3][4][5]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