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DSC檢驗結果及染色不勻織物的數量,結合對紗、織廠現場檢查情況綜合分析判斷,該批織物經向染色不勻,并非紡紗或織造過程中錯條、錯支或用錯原料造成,而應是纖維生產廠供應的CDPET纖維在聚合過程已經存在質量問題。
(2)測定CDPET纖維強力和斷裂伸長,如果纖維強力和斷裂伸長存在明顯差異,也有可能不是同一種(批)CDPET纖維。表2是在紡紗現場對兩家不同供貨廠家的CDPET纖維抽樣作拉伸和強力試驗的數據。
.jpg)
從表2數據看,在斷裂伸長率和斷裂強度平均值方面,甲纖與乙纖沒有較大的區別,但斷裂伸長率的CV%值差異很大。
(3)用CDPET纖維紡紗時,有的紡紗廠對纖度有特殊要求,不同纖度的上染率也不同,當織物出現染色不勻時,可檢測紗條中纖維細度,以確定是否有不同批號(或廠家)的CDPET纖維混入。
(4)陽離子染料對CDPET纖維的可染性主要取決于陽離子基團的含量、纖維的聚集態結構、玻璃化溫度等,其中纖維的磺酸基含量和纖維的物理結構密度對染色性能影響極大。由于聚合條件、添加劑、紡絲工藝參數不同,使CDPET纖維的染色性可能存在較大差異。所以,當織物發生染色不勻時,可對未染色的紗或纖維作上染率檢測,如果上染率不同,也有可能不是同一批或同一廠家生產的CDPET纖維。
例如,對某企業同期使用的兩家廠生產的CDPET纖維作熱分析,得出表3測試結果。
.jpg)
從表3DSC分析結果看,甲纖和乙纖的Tg, Tm和熔融焓(說明結晶能力和結晶度)基本一致,差異在誤差范圍之內,可認為是同一類纖維。但是Tc存在一定差異,說明兩家工廠采用了不同的生產工藝或者纖維表面存在不同的紡絲油劑,影響了結晶溫度。
2 紡紗及織造對織物染色不勻的影響
對CDPET纖維使用不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在使用同一廠家、不同生產批號的CDPET原料時,未采取分批措施或采取的接批措施不當。
(2)纖維制造商更換不同廠家的CDPET切片,但未分批或未及時通知紡紗廠做分批處理。
(3)CDPET纖維在加工過程中,由于操作失誤或聚合條件、添加劑及紡絲工藝參數發生變化,使供給紗廠的同批號CDPET纖維存在染色性能差異。
(4)在同一個生產場所同時使用兩家以上的CD-PET纖維紡紗。生產現場管理混亂、標識管理不健全,或操作不慎造成錯支、錯條(管)或包裝錯支,使織造工序用錯紗。
(5)CDPET多嘜頭清花圓盤混紡,混棉不均勻。
(6)從織物中抽出染色有差異的紗,用捻度測試儀測其捻度。細紗、弱捻紗(線)往往上染率比普通紗要高。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