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純棉織物免燙整理后經洗滌,仍具有良好的抗皺性能,稍加熨燙甚至不熨燙就可達到平整硬挺的效果[1]。免燙整理大多采用樹脂整理法,可用于棉、麻、粘膠、滌棉和滌粘等織物[2]。
目前對織物免燙整理效果的測定,多采用酶催化降解法、紅外光譜法等,并參考折皺回復角、強力保留率、甲醛含量等物理指標[3]。但這些指標僅從宏觀上反映織物的整理效果,而不能反映交聯是否充分。交聯程度對免燙整理產品質量的影響很大,確定交聯程度不僅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整理工藝,評價樹脂優劣和催化劑的活性,而且對實現超級免燙、探索交聯反應機理也具有重要意義[4]。本項目以纖維素纖維、蛋白質纖維、化學纖維純紡色織面料為研究對象,探討染色法判別織物免燙整理交聯程度的可行性。
1 試驗部分
1.1 材料與試劑
織物
纖維素纖維 11. 6 tex/11. 6 tex, 511根/10 cm×314根/10 cm, 105 g/m2,純棉液氨增白府綢;
再生纖維 11. 6 tex/11. 6 tex, 511根/10 cm×354根/10 cm, 106 g/m2,銅氨液氨白色府綢;
蛋白質纖維 2. 4 tex×3/2. 4 tex×3, 708根10 cm×433根/10 cm, 93 g/m2,蠶絲液氨增白府綢;化學纖維 11 tex/11 tex, 551根/10 cm×393根10 cm, 100 g/m2,滌綸府綢;
化學纖維 7. 8 tex/7. 8 tex, 826根/10 cm×393根/10 cm, 95 g/m2,尼龍府綢。
染料 直接藍,直接黃,酸性大紅和黃色苦味酸拼混劑(科萊恩公司)。
助劑 樹脂MS,催化劑MX,纖維保護劑HPD(均為科萊恩公司);柔軟劑SL(聯邦科特公司)。
儀器 天平,玻璃或不銹鋼制品容器,電熱爐,量筒,玻璃棒,濾紙。
1.2 免燙整理工藝
處方/(g/L)
樹脂MS 120
催化劑MX 46
纖維保護劑HPD 30
柔軟劑SL 30
pH調節劑 2
工藝流程 浸軋整理液(二浸二軋,軋余率65% )→烘干(80℃×3 min)→焙烘[(110~170)℃×
3 min]
1.3 染色工藝
酸性大紅、直接湖藍、直接黃和黃色苦味酸以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適量電解質,調節pH值至4~5配置成染液。
將洗凈的試樣夾在兩片濾紙中吸干水分,自然晾干,觀察其色澤變化。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