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纖維(ACF)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例如作為吸附材料來凈化被污染氣體和液體。它們的制備、表征和應用表明ACF的多孔性結構依靠活化作用的條件,即溫度、時問和活化劑。一些研究表明,ACF的吸附速率是顆粒狀活性炭的2—50倍這歸結于纖維的小直徑(約10/.tm)在與流體接觸時提供比顆粒狀炭更大的比表面積(直徑從1~幾mm)。此外,它們能夠去除水中各種各樣的污染物的潛力已被證明,例如微小有機污染物像酚、化合物、殺蟲劑、染料和三氯乙烯。自1970年以來,許多不同類型的纖維如合成或自然纖維被用作活性炭纖維的前驅體:聚丙稀腈(PAN),酚醛纖維,人造絲羧基纖維素纖維,纖維素磷酸鹽,和瀝青。每個都有其應用和局限。合成纖維一般都比較昂貴,因此從當地易得的資源發現便宜的前體是有必要的。
木棉,在中國南方和東南亞是豐富和低廉的自然資源,是一種果實纖維,附著于木棉蒴果殼體內壁,由內壁細胞發育、生長而成,包含64%的纖維素、13%的木質素和23%的戊聚糖…。本研究采用2種預氧化和一種不預氧化的方法制備得到的活性炭纖維(ACF)處理苯酚和亞甲基藍模擬廢水,因為這2種物質是工業廢水和印染工業的常見污染物。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吸附劑制備中預處理條件的變化對有機物苯酚和亞甲基藍的吸附影響。
1實驗部分
1-1活性炭纖維制備
木棉放入質量分數為2%的NaOH溶液中浸泡48h,除去表面蠟質、灰分及其他小分子,取出后用蒸餾水洗至中性,放人烘箱烘干。堿處理后的木棉按照以下3種方法進行預處理:方法I,在30%(NH)HPO溶液中以浸漬比1:3(木棉:(NH)HPO,質量比)浸漬木棉纖維24h,105℃烘干;方法II,以I法進行浸漬,然后在200℃下于空氣中氧化2h;方法III,木棉纖維先在200℃下于空氣中氧化2h,然后以I法進行浸漬。
[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