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擬合參數由表5給出。擬合的都在0.9以上,準一級反應和準二級反應之間相差不大,相對而言,用準二級反應模型擬合的更好一些。用2個動力學模型擬合出的方程計算3種樣品的理論平衡吸附量。我們發現,用準一級反應的方程計算出的理論平衡吸附量與實際測定值偏差較大,而用準二級反應的方程計算出的理論平衡吸附量與實際測定值偏差小于5%。而且,用后者計算出的理論平衡吸附量與先前做的平衡實驗所測定的值亦相差不大。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木棉基活性炭纖維吸附亞甲基藍溶液屬于準二級反應。類似的現象也被Ma.1ik和Namasivayam等所發現。
3結論
(1)在650℃時制得的3種木棉基活性炭纖維中,分別為AK一1、AK一2、AK-3。在400mg/L的初始濃度中,最大平衡吸附量苯酚為137.00mg/g,亞甲基藍為274-11mg/g。
(2)與AK-1和AK.3相比,AK一2發育出相當多的孔結構,進而更加適合苯酚的吸附,具有最大的苯酚吸附量。但AK一1的比表面積大于AK.3的比表面積,而吸附量卻小于AK-3。這可能是因為AK一3的孔徑更適宜于苯酚的吸附,才使得AK-3的苯酚吸附量更大。
(3)木棉基活性炭纖維吸附亞甲基藍時,AK-3的亞甲基藍吸附量和AK-2十分相近,而它的表面酸性基團含量卻恰好處在AK一1和AK-3之間。這說明,表面酸性基團并不是唯一影響活性炭吸附亞甲基藍的唯一因素。
<<上一頁[1][2][3][4][5]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