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流程 坯布→精煉處理→中和→烘干
1.4測試方法
毛效 將精練后織物裁成20cm×5cm布條,一端固定,另一端垂直浸入水中,測餐其30min內水的爬升高度。
白度 在ADCI-60-C型全自動色差汁上測定
彈性回復性能目前,國內外對經編氨綸織物的彈性測試指標和方法尚無統一標準。試驗測試方法為:對15cm×5cm錦/氨綸織物的緯向施加lkg負荷,加載時間30min,測定其彈性仲長率,卸霞回復時間15min,計算彈性伸長率和回復率[4]。
彈性伸長率=(L1一L0)×100%
彈性回復率=[1一(L1一L0)/L5x100%
式中:L0——緯向原長;
L1——拉伸后長度;
L5——回復后長度。
2結果與討論
2.1單因素分析精練工藝條件
通過單因素試驗分析TF一109質量濃度、精練溫度、精練時間和浴比對精練效果的影響,以毛效值、白度、彈性回復率為參考指標,確定各工藝參數。
2.1.1精練劑質量濃度
精練溫度80℃,浴比l:30,時間30
min,碳酸鈉質量濃度2L,測定精練劑質量濃度對精練效果和彈性性能的影響的影響,結果見圖1和圖2。
.jpg)
圖1TF一109質量濃度對精練效果的影響
相同條件下,未處理織物的毛效為5﹒2cm,白度值為77.15%。從圖1可知,當TF一109的質量濃度小于4.5g/L時,毛效值隨質量濃度增加而迅速增加,這是由于TF.109質量濃度提高,利于去除氨綸彈力織物上的雜質和油劑。質量濃度大于4.5g/L時,毛效緩慢增加,變化幅度不大。這是因為TF一109質量濃度高于4g/L時,由于織物上的雜質和油劑已基本除凈,所以即使再增加精練劑的濃度,也不會大幅度地提高織物的毛效。分析圖1白度曲線可知,在精練劑的質量濃度低于4g/L時,白度值隨著精練劑質量濃度增加而增加。而當質量濃度高于4L時,織物的白度受濃度變化影響較小。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