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產品纖維含量分析是紡織品理化性能檢測的重要指標之一.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頒布了《關于做好進出口紡織品和服裝安全、衛生和反欺詐等項目檢驗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了紡織品反欺詐檢驗監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特別提出了紡織品纖維成分分析是紡織品反欺詐檢驗監管的重要手段.強制標準GB5296.4—1998(消費品使用說明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要求在我國市場上消費的紡織品必須具有永性的成分標簽,其成分以及所占比例不能弄虛作假.而美國的《紡織纖維制品鑒別法》、日本的《家用產品品質標簽法》以及歐盟的96/74/EEC指令,同樣嚴格規定了紡織品的標簽與其實際成分的一致性.目前,混紡產品的纖維成分定量分析標準國內主要采用GB/T2910—2009、Fz廠I'01026、Fz/1'01095、SN/T1206等,國外主要有國際標準ISO1833:2006,美國標準AATCC20A一2007、ASTM629,日本標準JISL一1030—2,英國標準BS4407,國際羊毛局的IWSTMl55.烘干通常采用電熱鼓風烘箱進行,烘干冷卻后計重,通常要求在(105+3)℃的烘箱內烘4~16h,烘至恒重,冷卻要求在干燥器中至少冷卻120min后稱重,直至恒重,檢測周期長達2~3d.本文擬尋找一種新的計重方法,對原有烘干計重方法和新式烘干計重方法進行比對試驗,在對數據進行收集、歸納、分析、篩選的基礎上,確立最短干燥時間及最少中間步驟,確定修正因子,通過計算得出纖維混紡產品的纖維含量,將檢測周期縮短至0.5~1d,以達到紡織品纖維含量的快速檢測的目的.
1試驗
1.1材料與儀器
材料:滌/棉、棉/粘、毛,錦、毛/絲、毛/粘、毛/腈、毛/滌等混紡織物22種,純棉紗線。令毛紗線.75%硫酸、甲酸、氯化鋅、次氯酸鈉溶液等(均為分析純).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