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后經烘干、汽蒸,染料從色漿轉移到纖維上,擴散進入纖維內部,與纖維反應形成共價鍵結合。固著的工藝條件為汽蒸100~104℃,3~10min。
固著后,印花織物要充分洗滌,去除織物上的糊料、未與纖維形成共價鍵的染料和水解的染料等。由于活性染料的利用率不高,未與纖維反應的染料在洗滌時溶落到洗液中,隨著洗液中染料濃度的增加,洗液中的染料會重新被纖維吸附,造成織物沾色。為保證織物白地潔白,織物水洗時應采用流動水,隨著大量冷流水的沖洗,洗液迅速排放,再經熱水洗滌、皂洗、水洗,這樣織物才能洗干凈,否則織物會造成永久性沾污。
1、主要工藝處方介紹:
耐堿型海藻酸酯純棉織物印花工藝:
處方(%):
活性染料 2
尿素 5
防染鹽 S1
NaHCO3 1.5
6% 海藻酸酯 50
水 X
2、工藝流程:印花→烘干→蒸化→平洗→烘干。
在活性染料棉織物直接印花中,海藻酸酯的相對表觀給色量略低于海藻酸鈉,原因是其滲透性優于海藻酸鈉。
新型復合糊DP-258的(3%海藻酸鈉,3%改進型聚丙烯酸乳化糊以25%:75%配比復合)應用
改進型聚丙烯酸類合成糊料,除具有一般聚丙烯酸類合成糊的特性外,其增稠性能優于一般聚丙烯酸類合成糊,并有良好的耐電解質、耐二價金屬離子的螯合性能。在復合糊中,它主要是發揮良好的流變性和觸變性,再拼入一定比例(約20%~40%)的乳化糊,可提高原糊的滲透性能、潤滑性能,如再與海藻酸鈉復配,該新型復合糊料適合于活性染料的圓網、平網印花,其透網性能優于海藻酸鈉糊(尤其在高目網印印花中),能獲得塊面均勻、輪廓清晰、線條光潔的印制效果,其制糊方便,穩定性好。
活性染料印花工藝及處方(純棉平布、人造棉、絨布)。
處方(g/kg):
活性染料 X
尿素 50
防染鹽 S5-10
NaHCO3 15-20
7% 新型復合原糊 DP-25850%
水 X
3、尿素和堿劑的用量
活性染料印花色漿中的尿素對固色作用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尿素除了是染料的理想溶劑外,還能使纖維素纖維起一定的膨化作用,采用高溫蒸汽(HTS)或熱焙烘固色時,尿素的作用更為明顯。尿素在Tencel纖維織物印花中作為助溶吸濕劑,幫助染料在汽蒸時更好地與纖維素纖維發生反應,提高給色量,用量較多時,能防止蒸化時滲化。實踐證明,Tencel纖維直接印花尿素用量以5%為宜,尿素用量再提高,染料給色量提高并不明顯。
印花色漿中堿劑的用量應根據活性染料的反應性高低而定,反應性高的活性染料(雙活性基B、M型、二氯均嗪型、二氟一氯均三嗪型)可采用堿性較弱的NaHCO3,因為NaHCO3是酸性碳酸鹽,受熱以后,便分解成純堿,分解前其PH值為8.5,可減少染料水解,印花織物蒸化時,碳酸鹽受熱分解,PH值升到10~11,促使染料和纖維素纖維反應,形成共價鍵結合,提高了給出色量和固色率,NaHCO3的用量通常為1.0%-1.5%。而中等反應性的活性染料(一氯均三嗪型)其NaHCO3用量可增至2.0%~2.5%。
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制備色漿時,宜用三氯醋酸鈉做堿劑。雖也可用NaHCO3,但部分品種由于同NaHCO3在一起色漿穩定性欠佳,會導致固色率下降而影響給色量。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