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MgCl2和F-M2種催化劑,按“1.2節免燙整理工藝”試驗,研究不同催化劑的免燙整理效果,結果見表5。
.jpg)
由表5可以看出,MgCl2和F-M對織物免燙性能的影響類似,但F-M作為免燙整理的催化劑對斷強保留率和撕強提升率的影響好于MgCl2。因此選用F-M作為免燙樹脂共價交聯的催化劑。
2.6催化劑質量濃度對免燙整理效果的影響
按“1.2節免燙整理工藝”,改變催化劑F-M質量濃度,織物經整理后的性能見表6。
.jpg)
從表6可以看出,隨F-M質量濃度遞增,整理織物的免燙等級明顯提高,催化劑質量濃度對免燙效果影響明顯,但整理后織物的斷裂強力保留率和撕破強力提升率均呈明顯下降趨勢。因此,在保證達到一定免燙等級情況下,催化劑質量濃度宜小。綜合考慮,F-M用量宜取20g/L。
2.7焙烘條件對免燙整理效果的影響
按“1.2節免燙整理工藝”,分別改變焙烘溫度和焙烘時間,整理后織物的性能見表7和表8。
.jpg)
從表7可以看出,焙烘溫度較低時,交聯反應不充分,織物免燙性能較差;隨著焙烘溫度升高,織物斷裂強力保留率和撕破強力提升率逐漸下降,而免燙效果越來越好。這是由于焙烘溫度越高,交聯反應越完全,因此樹脂整理效果越好。但棉纖維在高溫、催化劑及酸性條件下會加劇降解反應,導致織物強力下降。結合生產實際,焙烘溫度宜控制在150—170℃。
.jpg)
由表8可以看出,焙烘時間的延長有助于提高整理織物的免燙性能。3min后繼續延長處理時間,對提升織物免燙性能影響不大,但隨著時間的延長,織物的機械性能下降,織物斷裂強力損傷較大,撕破強力提升率也有所下降。綜合考慮,確定焙烘時間為3min。
2.8大樣生產試驗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