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經105℃烘干,并平衡后的試樣放在毛效儀上測試,記錄水在30min內沿織物上升的高度(cm)。
2.5.3 白度
將烘干平衡后的織物疊成四層,在WSD-III型白度儀上測試,以Wr-475白度表示。
2.5.4 果膠質含量
稱取織物干重1.5000g,剪碎后投入接有冷凝器的250mL燒瓶中,加入100mL0.5%的草酸銨溶液,在沸水浴中煮1.5h,然后過濾;取濾液2mL加入到12mL的濃硫酸中,并用冰水冷卻,然后在沸水浴中煮10min,再用冰水冷卻,最后加入0.15%的咔唑無水乙醇溶液1mL,混合均勻,靜置30min;用721分光光度計在530nm波長下,以1cm的比色皿測定吸光值,由標準曲線計算半乳糖醛酸含量,然后再換算成果膠質百分含量。
2.5.5 強度
按GB/T3923.1-1997標準在YG065型電子織物強力試驗儀上測試。
2.5.6 COD值
按COD測試標準,蘇環監測(1999)30號快速烘箱-重鉻酸鹽法測定。
2.5.7 染色深度
用美國Hunter Lab公司的UltraScan XE型測色儀測定表觀色深K/S值,D65光源,10°視角.
3 結果與討論
3.1 織物前處理后的物理性能指標
傳統織物堿前處理和復合酶FW前處理后再漂白,分別測得各項常規物理性能指標(見表1)。
.jpg)
由表1可知,酶前處理的退漿效果與堿前處理的退漿效果相當;酶前處理后織物的白度和強力優于堿前處理的白度和強力;酶前處理織物的毛效與果膠質去除率略低于堿前處理織物,但能滿足印花和染色等要求。
3.2 前處理水洗槽中COD指標測試
通過對各道水洗槽中COD的測試(表2)可以看出,生物酶前處理排放廢水中的COD值僅僅是堿前處理的1/10。這表明,生物酶代替堿前處理,對環保有絕對優勢,而且還可大大降低廢水處理的負擔和費用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