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改性劑A對納米TiO2表面結構的影響
圖3為采用改性劑A改性前后納米TiO2的紅外譜圖。
圖3改性劑A和改性前后納米TiO2的紅外譜圖(a為改性劑A,b為未改性納米TiO2c為改性后納米TiO2)
.jpg)
由圖3a可知,在2842.7cm-1和2946.8cm-1處的吸收峰由C-H的伸縮振動引起,1550cm-1處的吸收峰由-NH鍵的彎曲振動引起,1084一l102cm-1處的吸收峰由Si-O鍵的伸縮振動引起,1280—1250cm-1處的吸收峰由Si-C鍵的伸縮振動引起。在圖3b中,3400em-1處存在因納米TiO2的-OH的伸縮振動引起的吸收峰。而在圖3c中,同樣在2950cm處的吸收峰對應著C-H鍵,在1100cm-1處可以找到對應Si-O鍵的振動峰,在1550cm-1處-NH鍵的彎曲振動峰,且在3400cm-1處的-OH伸縮振動峰,但吸收峰強度比圖3b中3400cm-1處的-OH的伸縮振動峰明顯減弱,說明改性后納米TiO2的-OH數量有所減少。通過以上分析,說明改性劑A與納米TiO2表面的-OH相偶合或鏈接,以化學鍵的形式成功地接枝在納米TiO2表面。
<<上一頁[1][2][3][4]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