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polylactic acid)纖維,即聚乳酸酯纖維,它是美國卡吉爾道(Cargill Dow)公司向世人推出了一種由玉米制成新型的環保型纖維。Cargill Dow公司生產的PLIA纖維商品名為Natureworks。
PLA纖維的原料來源于玉米淀粉,而非石油類礦物質。因此此種產品用完之后它可以被用作混合肥料或者埋于地下,通過地下微生物作用被分解。無論哪種方式,分解物都可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轉變為淀粉。另外,當其焚化處理時,燃燒氣體中也不含有害氣體,而且燃燒熱也極低。因此被稱為“2l世紀非石油的環境循環材料。
玉米纖維具有高熔點、高結晶度以及好的透明性。它同傳統的聚酯纖維一樣具有很高的強度,同時又具有阻燃性,因此用途非常廣泛。玉米纖維織物具有真絲光澤、非常好的手感和亮度以及好的芯吸效應等等。
我公司應用的玉米纖維是經Cargill Dow公司授權的臺灣遠東生產的IngeoTM。其產品規格為1.4D×38mm。其主要指標見下表:
我公司采用的PLA(Ingeo)纖維的指標
由以上指標可看出此種纖維的斷裂伸長率較大,纖維平滑,回潮率低。從而在紡紗過程中應進行工藝上的調整。
2 PLA系列紗線的試制
2.1 試紡品種
PLA40S、JC/PIA(50/50)40S、B/PLA(50/50)40S
2.2所紡制紗線的說明
a.100%PLA纖維紗線:
此種紗線具有較好的光澤度,但不產生金屬刺眼光澤。其優雅的真絲觀感來自于纖維較低的折射率;雖然此種紗線的回潮率較低但它具有好的芯吸性能,吸水/吸潮性能以及快干效應;另外此種紗線的低彈性及彈性回復性能均優于滌綸紗線,增添了織物的舒適伸展的性能。
b.JC/PLA混紡紗線:
采用優質的精梳棉與PLA纖維混紡成紗,使此種紗線的回潮率得到提高,吸濕效果得到改善,同時又增添了紗線的棉質感。但由于PlA單纖的斷裂伸長率較高,遠遠優于棉纖,此時應注意紗線混紡比例的確定。
c.B/PLA混紡紗線:
玉米纖維與竹纖維的組合,能夠彌補各自的缺點,使紗線的服用效果得到改善。竹纖維較高的回潮率,彌補了PLA纖維的吸濕性差的缺點。竹纖維的加入增添了紗線天然抗菌的性能,同時使面料的柔軟性能得到提高。改善了PLA纖維發硬發脆的缺點。玉米纖維與竹纖維是環保材料的組合,成為紗線與面料綠色環保性能的延續。
2.3 紡紗工序
以上三種紗線的開發主要是對PlA纖維可紡性能的摸索,下面以100%PLA40S紗的紡制為例進行說明
工藝流程:A002D型抓棉機—A006B混棉機—A036C型開棉機—A092A雙棉箱給棉機—A076E型成卷機—186D型梳棉機—FA305并條機(二并)—FA411型粗紗機—FA503細紗機—1332MD型絡筒機
2.2.1 清花工序
由于PLA纖維的染色性能與其他纖維存在著差異,清花工序纖維所經通道必須徹底清潔,以免混入其他纖維,產生異纖。該工序采用“多梳少打,較低打手速度,適當定量,偏輕加壓”的工藝原則進行生產。本次試紡采用一道豪豬,打手形式采用梳針打手,并將打手速度降低至450r/min,綜合打手速度由原來的900r/min降低至800r/min,棉卷干定量365g/m。通過測試,棉卷不勻率1.05%。
2.2.2 梳棉工序
根據PLA纖維的斷裂伸長率較高,不易梳理的特點,梳棉工序采用“低速度、緊隔距、輕定量、較小張力”的工藝原則,梳理過程中應盡量減少纖維的損傷、降低短纖率、減少棉結。其中蓋板針布型號采用JsT一18雙列蓋板,錫林針布選用2815*1565,道夫針部選用4030*1880,刺輥針布5605*05011。
其中生條定量為18克/5m,刺輥速度為700,錫林速度為310,錫林刺輥速比為2以上,錫林蓋板隔距為0.25ram,0.23mm,0.2mm,0.2mm,0.23mm。棉網張力牽伸倍數為1.31。
經測試,生條短絨率在4.5%以下,棉結為5粒/克。
2.2.3 并條工序
采用“順牽伸,大隔距、較低速度”的工藝原則,通過兩道八根并合,使棉條混合均勻,條干均勻,并條隔距為12/22mm,頭并牽伸倍數為8.14,后區牽伸1.8倍,二并總牽伸8.58,后區牽伸倍數1.25。設備應保證通道光潔、加壓穩定,無機械波。測試末并條干CV值小于2.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