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結果如圖6、圖7及表4。
.jpg)
從表4和圖6、圖7可以看出,隨著焙烘時間的延長,硬挺度明顯增加,布面甲醛含量也隨之減少,但焙烘時間延長至120s時,布面有輕微的異味出現。結合不同焙烘溫度產生的布面效果,分析原因是,焙烘溫度過高,時間過長,易在樹脂反應時產生三甲胺[(CH3)3N],而使整理的織物有魚腥臭[3]。因此,整理時在提高焙烘溫度的同時應相應減少焙烘時間,或在降低焙烘溫度的同時相應增加焙烘時間,都能達到較理想的應用效果。結合工廠工藝,克重小于100g/m2的織物,建議采用80~110m/min車速;克重100~200g/m2織物,采用70~90m/min車速;克重大于200g/m2織物,車速采用60~70m/min。
2.5 非離子滲透劑107A的添加
織物 滌綸牛津布預防水,防水度達60~70分,
軋液率為 33%
TF-630/(g/L) 30
TF-630C/(g/L) 6
107A/(g/L) 1,2,3,4,5
試驗結果見圖8、圖9。由圖8、圖9可以看出,在織物滲透性比較差的情況下,添加107A,能加快工作液滲入織物,明顯提高布面帶液率,增加布面硬挺度。107A的用量控制在1~3g/L即可。
.jpg)
2.6 淀粉糊的添加
織物 滌綸牛津布
TF-630/(g/L) 30
TF-630C/(g/L) 6
淀粉糊/(g/L) 0,10,20,30
試驗結果如圖10所示
圖10 淀粉糊的添加對布面硬挺度的影響
.jpg)
由圖10可以看出,添加淀粉糊能明顯提高布面硬挺度。當以30g/L化料添加時,所化糊料冷卻后放置12h,即呈果凍狀,會影響使用。20g/L化料添加時,冷卻后可放置168h(7d)左右。故添加量以10~20g/L為宜。如加工白色織物,考慮到淀粉糊在濕氣較重的環境中易產生霉點,需謹慎使用。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