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比 1:12
采用目前工廠成熟的染色工藝:
.jpg)
以淺色、鮮艷色為主(艷色如可以染得,則深色亦可)選擇6個顏色進行染色,分別為淺粉色、玫紅色、中藍色、中粉色、變換紫、寶藍色。
2結果與討論
2.1半制品質量
選取實際生產中缸內精練布與冷軋堆前處理布進行對比,結果見表1。
.jpg)
表1前處理織物自度及毛效對比
從白度及毛效來看,缸內精練布均優于冷軋堆前處理織物。由于本試驗使用的是冷堆普通白度的配方,如對白度方面有特殊要求,可加大雙氧水用量,進一步提高白度。冷堆前處理毛效明顯較低,這是因為冷堆前處理條件遠較缸內精練溫和,堿劑、乳化劑等對蠟質、油脂的皂化、乳化能力沒有缸內精練強烈,并且在水洗階段缸內精練的織物在通過噴嘴時會受到強力的沖洗,織物上的雜質易從布面脫落。而冷堆后的平幅水洗,雖可將布面雜質較均勻地洗除,但是由于水洗
時間短,缺乏強力沖洗,織物內部的蠟質及表面的棉籽殼等雜質沒有缸內精練去除得徹底,因此在烘干時,乳化的蠟質會隨著水分的蒸發而遷移至織物表面,影響織物的毛細效應。一般染色要求毛效在9cm/30min以上,如果織物表面處理均勻,對染色不會有較大影響。
2.2染色
缸內精練布和冷軋堆前處理織物按照1.2.2節中的工藝流程和工藝處方進行處理,以染色后的試樣(1)為標樣,用Datacolor電腦測配色儀分別讀取試樣(2)和試樣(3)的讀數,結果見表2。
表2不同前處理織物的染色對比
.jpg)
由表2可以看出,將試樣(1)和試樣(2)分別染色時,冷軋堆前處理織物和缸內精練織物的上色,無論是顏色深淺還是色光均非常接近,表明活性染料對于兩種不同前處理工藝的織物的上染率、固色率基本沒有差異;將試樣(3)同浴染色時,冷軋堆前處理織物比缸內精練織物的顏色深半成左右,表明在同浴情況下,染料更容易上染冷軋堆前處理織物。原因可能如下:冷軋堆前處理的布除雜率較缸內精練布低,布面還殘留少量的蠟質等疏水性物質,而染料的母體大多為芳環類或脂肪類疏水性長鏈[1],由于極性相近,因此冷軋堆前處理的織物得色量稍深。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