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苧麻/羊毛混紡產品具有優良的服用性能,柔軟舒適、透氣吸濕、抗菌等,但其在染色過程中容易產生色花、白芯等疵病。苧麻屬纖維素纖維,一般采用活性染料或還原染料染色,染色性能及各項色牢度優良[1];羊毛屬蛋白質纖維,一般以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及金屬絡合染料染色為主[2],其存在濕處理牢度較差、環境污染及纖維損傷大等缺點。理論上而言,苧麻/羊毛混紡紗染色宜采用二浴法工藝,但二浴法染色會對兩種纖維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傷,如酸性條件下酸性染料上染羊毛會損傷苧麻纖維,堿性條件下活性染料上染苧麻纖維則會對羊毛纖維產生損傷。實際生產中,二浴法染色還存在工藝流程長、能耗高、生產效率低、工藝不易控制等,常會產生色花、閃色現象。若采用毛用活性染料染苧麻/羊毛混紡紗,由于毛用活性染料對苧麻的上染百分率較低,會產生纖維兩相染色不勻,且毛用活性染料因色譜不全、價格高昂等原因也無法大規模使用[3]。
本試驗采用M型活性染料對苧麻/羊毛混紡產品進行一浴法染色,探討染色溫度、食鹽用量、純堿用量和固色時間對苧麻/羊毛混紡產品染色性能的影響,優化苧麻/羊毛混紡紗M型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藝。
1 試驗
1.1 材料及儀器
材料 18.45tex/2苧麻/18.4tex羊毛混紡(45/55)紗線
藥品 毛用活性染料:蘭納素紅CE,蘭納素黃CE,蘭納素藍CE(斯邁紡織染化);M型活性染料:活性紅M-3BE,活性黃M-3RE,活性藍M-2GE(宜興申新染料廠);食鹽,純堿,皂粉(以上均為工業品)等。
儀器 HH-1恒溫水浴鍋(金壇新航儀器廠),XY300S電子天平(常州幸運電子廠),SF600測色配色儀(美國Datacolor公司)。
1.2 染色工藝
1.2.1 毛用活性染料蘭納素浸染工藝
染色處方
染料/%(omf) 3
阿白格B/(g/L) 2
pH值(醋酸調節) 5~6
浴比 1∶30
工藝流程
50℃溫水潤濕紗線→加勻染劑(阿白格B)→用HAc調節pH值→加染料升溫至98℃(1.5℃/min)→染色(98℃×60min)→降溫冷水洗→熱水洗→皂洗(皂粉3g/L,浴比1∶30,95℃以上,3min)→熱水洗→冷水洗
1.2.2 M型活性染料浸染工藝
染色處方
染料/% (omf) 3
食鹽/(g/L) 10~50
純堿/(g/L) 5~40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