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PR-305余輝亮度測試儀測試夜光涂層織物的發光亮度。將樣品在暗處放置10h以上,保證其余輝照度衰減完畢。設置激發照度為1000lx,激發時間為15min,余輝時間為60min。
1.3.4涂層表面發光材料分布
用Quanta-20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荷蘭FEI公司)觀察涂層表面發光材料的分布情況。
2結果與討論
2.1涂層織物柔軟性及摩擦性能
2.1.1焙烘條件對織物摩擦性能及柔軟性的影響
在丙烯酸酯黏合劑質量分數為50%的情況下,改變焙烘溫度和時間,測試夜光涂層織物的耐磨性和懸垂性能,結果見表1。
表1焙烘條件對夜光涂層織物性能的影響
.jpg)
由表1可知,隨著焙烘溫度的上升,涂層織物的耐磨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原因是黏合劑所含的一些交聯基團要在較高的溫度下才能發生交聯,形成網狀結構,故耐磨性提高。但是焙烘溫度太高(超過150℃),耐磨性會下降,并且織物的懸垂性變差,織物易泛黃。
在120~130℃焙烘5min,有利于丙烯酸酯充分交聯,提高織物的耐磨性。但在140~150℃溫度時,焙烘時間越長,織物的耐磨性降低。這可能是涂膜在長時間高溫處理后變得硬脆,失去韌性,易從織物上脫落。隨著焙烘時間的延長,織物懸垂系數變大,織物柔軟性下降。
綜上,涂層焙烘條件以130℃,時間3min為宜。
2.1.2黏合劑質量分數對涂層織物的影響
焙烘溫度130℃,時間3min,改變丙烯酸酯黏合劑的質量分數,測試夜光涂層織物的耐磨性及柔軟性,結果見表2。
由表2知,丙烯酸酯黏合劑質量分數對夜光涂層織物的耐磨性有很大影響。隨其質量分數增加,織物的耐磨性提高。這可能是因為丙烯酸酯質量分數越大,在合適的溫度下交聯后形成涂膜的連續性越好,
表2丙烯酸酯質量分數對夜光涂層織物性能的影響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