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其耐磨性也就越好。但同時懸垂系數變大,織物明顯發硬。綜合考慮,丙烯酸酯質量分數以50%為宜。
2.2涂層的發光性能
2.2.1涂層材料的電鏡分析(SEM)
圖1為涂層織物表面發光材料的電鏡照片,圖1(a)的夜光涂層漿未經分散處理,圖1(b)的夜光涂層漿經超聲波分散處理。
圖1發光材料在織物表面的電鏡照片
.jpg)
注:夜光涂層漿超聲波振蕩條件:溫度25℃,超聲波每次處理時間2s,間隔5s,全程時間30min。
從圖1(a)可以看出,發光材料在織物表面發生了團聚;圖1(b)中,涂層漿經分散處理后,發光材料在織物上分布較均勻,較少發生團聚。
2.2.2涂層的分布情況對發光性能的影響
發光材料分布情況對涂層發光性能的影響如圖2所示。
圖2涂層分布情況對發光性能的影響
.jpg)
由圖2可以看出,經超聲波分散處理后,涂層的發光性能(初始亮度和余輝)都明顯高于未經分散處理的涂層漿,經超聲波處理的涂層漿在織物上分布也較均勻。發光材料涂層均勻,即顆粒分布獨立,其比表面積越大,發光材料能接受到的光照越多,發光材料所受到的激發光能越大。而未經超聲波處理的涂層漿會發生團聚,只有部分發光顆粒能受到光能的激發。所以余輝開始時,內部發出的光較微弱,有的甚至不發光,而且部分發出的光被包圍著的發光材料顆粒反射或吸收,所以亮度較暗。因此,發光材料在織物表面分布對涂層發光性能有很大的影響。由于超聲波處理成本較高,在實際生產中可以通過添加助劑或改變黏合劑質量分數,調節夜光涂層漿的黏度等,使得發光材料在涂層漿中分布盡可能均勻。
(未完待續)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