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圖4可以看出,黏合劑質量分數為40%、60%和70%時,發光材料相對聚集程度較大。這可能是,發光材料是經過包覆處理的(因為稀土發光材料耐水性很差,易水解),丙烯酸酯黏合劑在較低質量分數下(40%),涂層漿黏度較低,發光材料容易發生相互作用而聚集在一起,且發光材料比重較大,易沉淀,所以容易團聚;而黏合劑添加量較多時(60%~70%),涂層漿黏度較高,攪拌過程中發光材料相對分散均勻;黏合劑添加量50%時的涂層,發光材料在織物表面分布相對比較均勻。
.jpg)
圖5丙烯酸酯質量分數對涂層發光性能的影響
結合圖4和圖5可知,丙烯酸酯質量分數為50%時,發光材料能接受到光照的面積較大,其總體所受到的激發光能大,發光性能較好。分析比較,黏合劑質量分數選擇50%。
2.2.4焙烘條件對涂層發光性能的影響
在不同涂層焙烘條件下(焙烘溫度120~150℃,焙烘時間3min和5min),測試涂層織物的發光性能發現,焙烘條件對發光性能幾乎沒有影響。
綜合以上因素,添加50%的丙烯酸酯黏合劑,在130℃、時間3min的焙烘條件下,可使制得的夜光涂層織物各方面性能更佳。
3結論
(1)丙烯酸酯黏合劑質量分數增加,或焙烘溫度升高和焙烘時間延長,有利于提高織物耐磨性能,但柔軟性逐漸變差;焙烘溫度太高(150℃),織物泛黃,耐磨性能有所降低。
(2)黏合劑質量分數對涂層漿中發光材料的均勻分布有一定影響,焙烘條件對涂層發光性能影響不大,涂層漿經超聲分散處理后在織物上的分布較均勻。
(3)涂層優化工藝為:丙烯酸酯黏合劑質量分數為50%,焙烘溫度130℃,時間3min的焙烘條件下,可使制得的夜光涂層織物各方面性能更佳。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