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結論
(1)殼聚糖膜經乙酸酐乙酰化后可以得到N一乙酰化殼聚糖膜.
(2)N一乙酰化殼聚糖膜的平均厚度約10m,通過掃描電鏡觀察N一乙酰化殼聚糖膜的表面光滑平整,而晶型Ⅱ的衍射峰最強位置在20.1°,晶型I為正交晶系,由于大量非晶組分在20.1°處有一較強的彌散峰,目前還不能用單一的晶系描述晶型II.[8]由圖3可以看出,殼聚糖膜在11.4°、20.1°出現了2個較強的結晶峰,說明殼聚糖膜具有晶體結構.當殼聚糖與乙酸酐進行N一乙酰化后,11.4°、20.1°處的結晶峰強度基本不變,結晶度不變,而9.3°處的結晶峰更強,具有很高的結晶性,說明殼聚糖經過2種方法進行乙酰化后,得到的N一乙酰化殼聚糖部分變成了分子問力更強的甲殼素.通過紅外圖譜可以看出,在乙酸酐與殼聚糖反應過程中,乙酸酐與殼聚糖的—NH2發生了酰基化反應,在1555cm-1處生成了酰胺II帶,即部分殼聚糖基團被還原為甲殼素.N一乙酰化殼聚糖膜的結晶度比殼聚糖高.
(3)殼聚糖膜經N一乙酰化后,膜的保水率降低,原因是殼聚糖分子中含有大量的親水性基團,未經交聯的殼聚糖在水中易溶脹,經交聯后,殼聚糖中的親水性基團減少,溶脹度降低.采用方法1制備N一乙酰化殼聚糖膜過程中有更多的殼聚糖大分子被N一乙酰化.
<<上一頁[1][2][3][4]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