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結果表明,堿濃度增加有利于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層與基布分離。50g/L與100g/LNaOH堿處理效果相似,因而選取5Og/LNaOH作為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層堿化處理條件。
2.4不同溶劑對堿處理試樣的剝離效果
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層織物經50g/LNaOH堿處理后,以蒸餾水作溶劑,經超聲清洗去除從基布分離的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層,再選擇不同溶劑在不同溫度下處理試樣,結果見表3。
.jpg)
由表3可知,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層織物堿處理后,再選擇不同溶劑剝離涂層,效果明顯。其中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層織物經堿處理后,以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劑,常溫下即可實現涂層剝離。
2.5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層織物組分分析
為了驗證所設定的試驗條件是否對試樣的纖維含量測試有影響,將試驗涂層織物經50LNaOH煮沸處理后,選擇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剝離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層,依據GB/T2910.1-2009用75%硫酸溶解經剝離試驗后的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層織物及原樣,分析結果見表4。
.jpg)
由表4知,經所設定的試驗條件處理后的樣品,與未經任何剝離試驗的原樣相比,其組分分析試驗所得各組分的含量基本一致,驗證了所選定的剝離條件適合于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層織物組分分析。
3結論
涂層混紡織物進行組分定量分析前,應將附著在織物上的涂層去除。對于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層滌棉昆紡織物,去除涂層的試驗方法是:每克試樣加入50mL50g/L的NaOH煮沸處理1h,轉移至100mL二甲基甲酰胺常溫萃取1h,對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層滌棉混紡織物具有較好的剝離效果。再按GB/T2910.1-2009進行組分分析,可得到滿意的結果。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