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圖 4 可知,纖維素酶處理對苧麻纖維素晶型沒有影響,(002)晶面的衍射峰(2θ≈22°) 強度略有下降,非結晶背景衍射峰(2θ≈18°)強度也略有降低,但均不明顯。苧麻纖維原樣的 結晶指數為 90.16,經纖維素酶處理后,苧麻纖維的結晶指數為 88.33,相比未處理樣稍有降 低。這是因為所用纖維素酶的主要成分是內切酶,其對苧麻纖維的水解作用主要發生在無定 形區和結晶區表面,故對苧麻纖維結晶度的變化影響不大,因而對降低纖維剛性的效果不明 顯,這與經纖維素酶整理后苧麻織物刺癢感變化不大的現象相吻合。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纖維素酶對苧麻纖維的作用效果,將纖維素酶處理前后苧麻纖維的掃 描電鏡照片進行對比,分析苧麻纖維形態結構的變化,以進一步探討纖維素酶對苧麻織物抗 刺癢整理的效果。
.jpg)
由圖 5 可知,未經纖維素酶整理的苧麻纖維(圖 5(a))表面較為光滑,纖維粗直且顯剛硬, 縱向有少許裂紋和孔洞;而經纖維素酶處理的苧麻纖維(圖 5(b)(c)(d))表面被部分剝蝕,纖維 縱向裂紋加深,甚至出現橫向裂紋。一方面苧麻織物的纖維素酶整理能使苧麻纖維表面微纖 弱化,逐層剝離產生裂縫和微孔,對降低纖維剛性、改善苧麻織物手感和降低刺癢感有利; 但另一方面纖維表面裂紋和孔洞的進一步擴大會造成苧麻織物的斷裂強力損失嚴重。因此, 在進行苧麻織物的纖維素酶整理時,必須充分考慮其對織物斷裂強力的影響,保證織物的基 本服用性能。
2.2 苧麻織物的彈性聚氨酯抗刺癢整理
2.2.1 苧麻織物的聚氨酯抗刺癢整理工藝優化
苧麻織物刺癢感隨整理劑 PA-11 濃度增加和焙烘溫度提高的變化情況如表 4、表 5 所示。 由表 4 可知,苧麻織物經彈性聚氨酯整理后,刺癢感有明顯下降,織物表面的動摩擦系
數和粗糙度降低,單位面積內對織物壓縮所做的功降低,織物可壓縮性能提高,這些性能的 改善都有利于降低苧麻織物刺癢感。結合主觀感受可知,隨著聚氨酯整理劑濃度的增加,苧 麻織物的柔軟性、平滑性提高,刺癢感下降,當聚氨酯濃度過高(大于 160g/L)時,織物的手 感發膩,這可能是因為紗線或織物表面包覆了過多的聚氨酯,掩蓋了苧麻織物原有的風格。
表 4 彈性聚氨酯整理劑 PA-11 濃度對苧麻織物抗刺癢整理效果的影響
Tab. 4 Effect of polyurethane concentration on ramie fabric prickle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