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以對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為原料的酯交換法比直接酯化法更有利于廢舊纖維的回收,帝人纖維、旭化成纖維等企業都增加了采用酯交換法的聚酯纖維產量。東麗公司也開始進行尼龍纖維、聚酯纖維的回收業務。
此外,聚酯纖維生產方面,新型催化劑正在逐漸取代重金屬催化劑,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聚酯纖維生產的環保性。帝人纖維公司已經決定將此項技術轉讓給其他企業,得到包括染整企業在內的紡織業界支持,今后有望進一步普及。 天然纖維大有可為
天然纖維以來自自然界的材料為原料,本身就有著“有利于生態保護”的形象。近來,生態友好型、環境保護型材料的開發正在逐漸成為紡織企業差異化戰略的突破口。以有機棉為例,業界不僅關注棉花的品種,而且在包括種植者、產地、加工廠在內的整個生產過程形成了生態責任意識。
有機棉在紡織領域的使用量增長勢頭明顯。美國非營利組織有機棉交易機構的統計數據表明,2006—2007年度有機棉的產量達到了5.7931萬噸,比上一年度增長了53%,是2000~2001年度的9倍。目前全球棉花產量約為2500萬噸,有機棉所占比例約為0.23%。
雖然有機棉所占比例仍然較少是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但與兩年前業界“有機棉所占比例不超過0.1%”的預測相比,不能不說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日本有機棉進口方面,大正紡織公司是第一大戶,2007年度進口總量達到770噸,2008年度有望突破1000噸。有機棉是得到國際認證機構認可的原棉,對種子、土壤方面有著嚴格的標準,因此得到認證的有機棉本身就是“生態友好”的代名詞。事實上,大正紡織公司以有機棉為原料的紡織品得到了用戶的廣泛支持。此外,使用天然彩棉的棉紡產品也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今后,圍繞有機棉展開的產品開發將會進一步升溫。
不僅如此,紡織業界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努力已經延伸到天然棉麻等原料的種植環節。例如,歐洲苧麻亞麻聯合會(celc)在歐洲面料博覽會等展會上展出了對環境負擔較小的苧麻、亞麻紡織品,希望能夠加深消費者對麻產品的理解。據介紹,苧麻不僅生長快,而且不需要灌溉,農藥、化肥的使用量為棉花的五分之一以下,對土壤的破壞也比棉花輕得多。 染色加工呼喚全方位環保對策
染色加工業不僅大量使用水資源,而且染料、助劑等化學物質的使用量也相當大。因此,在全球范圍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受到限制的大背景下,如何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實現企業發展是染整企業不可規避的問題。
染整加工的行業特點決定了在環境保護方面需要比其他紡織企業付出更多的努力,如精心挑選原材料和染料,減少對工廠周圍的環境負荷,確保員工的健康與安全,制成品的安全性和環保性等。
可以說,染色加工呼喚全方位的環保對策。從染色加工的角度看,環保型材料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是生產過程中不使用有機溶劑的加工技術;二是減少環境負荷的生產工藝和技術;三是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紡織材料;四是環保型商品開發。目前,日本國內最大的小松精練、東海染工、seiren等3家染整企業都在努力實現“生態友好型、環境保護型”生產。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