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 2 傳統假編變形工藝流程
以本實驗所采用的原料PET 200/10 SD FDY(即200旦/10孔半消光全拉伸滌綸長絲)為 例,顯而易見,新方法與傳統工藝相比生產效率可提高10倍。
3 結果與討論
3.1 給紗方式
由于是以FDY復絲為原料直接編織定形,因此必須確保在送紗過程中復絲不能發生扭絞,以免對后面的分絲工序產生影響;同時,又要避免輸紗不勻,導致斷頭率的增加,在這 里我們自行設計了給紗設備(如圖3),采取平行式積極給紗方式[2]。所謂平行,就是指撐料 架與進紗口須處于同一高度上,使紗線能夠水平送入針織機中,這樣能有效的避免扭絞問題的發生。
.jpg)
3.2 加工絲速
為獲得良好的加工效果,絲速不宜設定過高。隨著絲速的提高,絲條運行穩定性會有所 下降,斷頭率升高,加工過程中 FDY 復絲會發生扭曲纏繞,直接影響分絲工序的進行,但 絲速太低,生產成本會變高,影響經濟效益,所以絲速選擇在 400~600m/min 之間為宜。
3.3 熱定形工藝參數選擇
3.3.1定形溫度 溫度是影響熱定形的最主要因素,熱定形溫度應高于纖維的玻璃化溫度,低于熔點溫度,
使纖維處于高彈狀態,克服分子間相互的內應力,產生分子鏈的位移運動并建立新的形態,
再通過冷卻將新形態的纖維降溫至玻璃化溫度以下,使其形態得到固定[3]。定形溫度越高, 定形后絲的形態越穩定。但定形溫度過高會引起手感粗糙,甚至纖維損傷。因此,我們通過假編絲物理性能與熱處理溫度關系(見表 2)和定形溫度與屈曲保持率(屈曲保持率是表示假編絲屈曲形態的耐久程度的參數)關系曲線(見圖 4)可以看出,溫度保持在 180~190℃ 之間,定形效果最好,且不會造成纖維性能惡化。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