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傳統的真絲綢染色往往采用直接、酸性和中性染料,但絕大部分色牢度較低。活性染料因其色澤鮮艷、色譜齊全、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牢度優良而受到廣泛青睞,但其上染率、 固色率低,染料利用率不高。在傳統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藝中,為了提高其上染率和固色率,需要加入大量的無機鹽來促染,這給環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通過對纖維進行陽離子改性處理能夠有效增加其對陰離子活性染料的吸附,從而提高活性染料的上染率,改善其染色性能]。樹狀大分子和超支化聚合物是一類具有特殊結構和性能的聚合物],國內外已有將樹狀大分子應用于活性染料無鹽染色的報道。前期研究中我們成功自制了表面富含大量氨基和亞氨基的端氨基超支化合物(HBP-NH2),并將其用于 棉織物的活性染料無鹽染色,結果令人滿意[。為了進一步拓展端氨基超支化合物的功能,我們對其進行端基改性,成功制備了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銨鹽(HBP-HTC)[,并將其應用 于真絲織物的改性處理,以提高其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
2. 實驗部分
2.1 材料與藥劑
織物:真絲電力紡(64g/m2); 染料:蘭納素活性金黃 CE-01;
藥劑:硫酸鈉(AR 級)、無水碳酸鈉(AR 級)、氫氧化鈉(AR 級)、鹽酸(AR 級), 不同季銨鹽基團質量摩爾濃度的 HBP-HTC(見表 1)。
表 1 不同投料比制得的 HBP-HTC
Tab. 1 HBP-HTC synthesized by different feed ratio of EPTAC and HBP-NH2
.jpg)
2.2 儀器
Ultrascan XE 測色儀(美國HunterLab 公司);HD500 型水浴振蕩器;PHS-3C 精密pH
計;SW-12A 型耐洗色牢度試驗機;Y571B 型摩擦色牢度儀。
2.3 試驗方法
2.3.1真絲織物改性處理
采用 HBP-HTC 溶液對真絲織物進行浸漬處理,濃度 1~20g/L,浴比 1:50,pH 值 2~11(分別用鹽酸和氫氧化鈉調節),溫度20~100℃,時間1~20min,兩浸兩軋,控制軋余率100﹪,水洗后待染。
2.3.2活性染料染色工藝
染液配方:蘭納素活性金黃CE-01 2.0% owf;Na2SO4 40g/L(改性真絲織物染色不加);無水Na2CO3 10g/L;浴比1:50;pH=6。染色升溫曲線
: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