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原纖維是采用機械、物理方法從天然竹材中直接提取的一種新型纖維素纖維.竹原纖維織物具有良好的吸濕排汗、清涼透氣和殺菌保健功能,但竹原纖維剛性大、粗糙、堅硬、含雜較多,織物回彈性差、易折皺,穿著時有刺癢感,影響舒適性,此外,竹原纖維具有較高的結(jié)晶度和取向度,染料對纖維素的可及度較低,染料上染竹原織物不夠均勻,且不易染透,染色牢度較差.IJ絲膠蛋白是一種水溶性球狀蛋白,含有羥基、羧基和氨基等活性基團.用絲膠蛋白改性竹原纖維,既回收了絲綢加工中流失的蠶絲蛋白資源,大幅度減輕廢水污染,又利用了絲膠蛋白對人體皮膚具有的親和保健性,并使得竹原纖維表面獲得真絲化的效果,同時抗皺性能、舒適性能得到很大改善.【1】但絲膠蛋白分子結(jié)構(gòu)中缺乏能與竹原纖維素纖維直接發(fā)生共價交聯(lián)的基團,絲膠蛋白在竹原織物表面的固著率較低.為提高其反應(yīng)活性,采用高碘酸鈉對竹原纖維進行選擇性氧化,使其葡萄糖環(huán)上的不同羥基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醛基、羧基等活性基團.氧化后竹原纖維表面的醛基能夠與絲膠蛋白中的氨基發(fā)生交聯(lián)反應(yīng),從而提高了絲膠蛋白在竹原織物表面的附著率.[3]本文采用活性染料的恒溫染色法對其進行了染色,并就絲膠蛋白改性工藝對氧化竹原織物染色性能的影響進行了測試與分析.
1試驗
1.1材料與儀器
織物:經(jīng)煮練和漂白的竹原織物,規(guī)格為27.8texx 27.8tex,236根/10cmx220根/10cm,平紋(株洲苧麻紡織印染廠1.試劑:絲膠蛋白粉(分子質(zhì)量為15000,浙江湖州南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碘酸鈉、丙三醇(均為分析純),NaC1、Na2CO。(市售).染料:紡科素活性染料(活性大紅A—EF、活性嫩黃A-4GLN、活性藏青A—GD,上海紡科化工有限公司).
儀器:恒溫染色小樣機,722型分光光度計,LFY一304織物耐摩擦色牢度試驗儀,SW一12A型耐洗色牢度試驗機,UhrascanXE測色儀(美國HunterLab公司)等.
1.2絲膠蛋白改性氧化竹原織物的原理及制備
采用高碘酸鈉氧化竹原纖維素,可切斷纖維素葡萄糖基環(huán)上的C2-C3化學(xué)鍵,竹原纖維葡萄糖環(huán)C2、C3位上的C—OH被氧化成了c=0,竹原纖維被高碘酸鈉選擇性氧化成2,3一二醛基纖維素.且二醛基纖維素上的醛基隨著氧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斷增多,氧化后纖維素大分子中的羥基及氫鍵結(jié)構(gòu)逐漸減少.選擇性氧化生成的醛基活性很大,具有與絲膠蛋白分子鏈中氨基形成共價結(jié)合的能力.絲膠蛋白與氧化竹原纖維間的席夫堿反應(yīng)分2步,通常第一步反應(yīng)容易進行,即絲膠蛋白中的氨基與氧化纖維素上的醛基形成亞胺結(jié)構(gòu)(c—N),而第二步的C=N結(jié)構(gòu)要經(jīng)過還原等處理才能得到.其反應(yīng)原理如下:
.jpg)
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竹原織物,按浴比1:30將竹原織物置于15g/L高碘酸鈉溶液中,在4O℃下避光氧化60arin.將反應(yīng)后的竹原織物于0.1mol/L丙三醇溶液中浸泡30min(除去未反應(yīng)的高碘酸鈉),再用去離子水充分洗滌后,自然晾干,制得氧化竹原織物.將制備的氧化竹原織物按浴比1:30置于絲膠蛋白中處理,于烘箱中預(yù)烘(8ooC,5min)、焙烘(15o℃,3min),然后水洗浸泡24h,置于空氣中自然晾干,裝袋備用.I41
1.3活性染料染色工藝
工藝配方:活性染料2.O%(ow0,NaCI(A)60g/L,無水Na2CO3(B)2Og/L,浴比1:50.
染色升溫曲線:
.jpg)
1.4測試
上染百分率:用分光光度計分別測定染色前染液的吸光度和染完后的殘液吸光度.按公式計算上染百分率=
,其中,Ai為殘液稀釋n倍的吸光度。A0為染色原液稀釋m倍的吸光度.
相關(guān)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