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絲膠蛋白溶液pH
從圖4可知,pH<6時,pH越小,絲膠蛋白分子問的靜電斥力增大,不利于竹原織物對絲膠蛋自的吸附所以上染百分率下降.pH=6時上染百分率最大,原因是竹原纖維是纖維素纖維,具有耐堿不耐酸特征,但竹原纖維經高碘酸鈉氧化生成的二醛基纖維素具有耐酸不耐堿的特性,絲膠蛋白表面部分氨基可以H+結合,削弱纖維表面負電性,有利于染料靠近纖維表面,
增加纖維與染料的結合;當pH>6時,改性竹原織物Zeta電位為負值,染料對竹原纖維的親和力降低,上染百分率下降.18I因此,適宜的pH=6.
.jpg)
2.2絲膠蛋白改性竹原織物的染色牢度
從表1可以看出,改性竹原織物干摩擦牢度及水洗牢度(原樣變色)≥未改性.原因是高碘酸鈉選擇性氧化后增加了竹原纖維內部的化學活性,使竹原纖維結晶區減小,取向度下降,增加了染料和纖維發生共價鍵結合的機會,從而使織物改性后活性染料的染色牢度有了很好的改善.[9]此外,在染色前對改性竹原織物進行熱水清洗可去除未固著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也保證了染色織物的色牢度.但是改性后織物濕摩擦牢度略有下降,這是由于部分活性染料與絲膠蛋白結合后殘留在竹原織物上.此外織物的表面光潔度對濕摩擦牢度也有影響,高碘酸鈉對纖維弱結構具有剝離與侵蝕作用,因此竹原織物經高碘酸鈉氧化后表而光潔度變差,與測試所用白布之間的摩擦系數變大,有效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