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染色前的染料最大吸收波長
室溫下用移液管吸取質(zhì)量濃度為0. 5 g/L的染液1 mL,放入10 mL容量瓶中,用二甲基甲酰胺(DMF)定容至10 mL,搖勻,以體積比為水∶DMF=1∶9的溶液作為參比溶液,用UV-245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380~780 nm范圍內(nèi)測試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長。
(3)染色后的染料最大吸收波長
取洗凈晾干的染色樣布1. 0 g,放入染杯中,加入15 mL二甲基甲酰胺(DMF),在130℃剝色5 min,剝色后將剝色液冷卻至室溫待用。用移液管吸取水1 mL放入10 mL容量瓶中,用剝色液定容至10 mL,搖勻,以體積比為水∶DMF=1∶9的溶液作為參比溶液,用UV-245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380~780 nm范圍內(nèi)測試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長。
(4)相對得色量不同
pH值下染料的相對得色量以條件為pH值4.5,溫度130℃和時間30 min染色試樣的K/S值為標準,比較而得之。
相對得色量=(K/S)/(K/S)0×100% (1)
式中:(K/S)———不同pH值下染色試樣的K/S值
(K/S)0———pH值4. 5時染色試樣的K/S值
(5)分散染料耐電解質(zhì)穩(wěn)定性
準確稱取染料0. 600 g(精確至0. 001 g)置于燒杯中,加入少量蒸餾水,將染料調(diào)成漿狀,加入無水硫酸鈉8 g,再加入蒸餾水至100 mL,使染液中無水硫酸鈉質(zhì)量濃度為80 g/L。攪拌5 min,然后用醋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4. 5~5. 0。將染液置于高溫染色機中,在30 min內(nèi)升溫至130℃,然后保溫30 min,將染液降溫至85℃,準備過濾。將漏斗置于90℃熱水中預熱,把中速定性濾紙疊放在快速定性濾紙上面,抽濾,真空度為(560±10) mmHg,同時用秒表計時。當濾紙外觀由濕變干時,記錄過濾時間,根據(jù)過濾時間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評級:
A級———0~24 s;
B級———25~49 s;
C級———50~74 s;
D級———75~120 s;
E級———120 s以上。
分散性A級最好,E級最差。
(6)移染性
試樣采用2% (omf)染料染色, 130℃保溫染色30 min。染后將試樣分成等重的兩份,一份作為移染原樣A,一份作為移染試樣B。取與移染試樣B等重的未染色試樣C與移染試樣B一起置于移染浴中進行移染處理。移染完成后,將試樣自然晾干,測試試樣B和C的K/S值,按式(2)計算移染率。
移染率=(K/S)C/(K/S)B×100% (2)
式中: (K/S)B———移染處理后試樣B的K/S值
(K/S)C———移染處理后試樣C的K/S值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