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條件 印花車速15 m/min,圓網壓力80~90 kPa,烘干溫度110℃。
印花車速應根據烘干溫度、印花花型面積和色漿黏稠度作相應調整。烘干程度取決于烘干后印花產品之間是否搭色。實際操作中,保持烘干溫度不變,通過調節印花車速微調產品的烘干程度,避免產品之間沾污。過分追求產品的烘干程度,不僅不利于節約能源也不利于蒸化工序的產品加工。
6蒸化
在以往的印花產品加工過程中,蒸化的目的是為了使色漿中的染料最大程度地滲透到纖維內部,提高織物得色量。在高溫濕熱條件下,色漿中的染料與織物接觸后從高濃度區域向低濃度區域擴散,完成印花加工的蒸化過程。而絨類爛花印花的蒸化工藝除達到上述工藝目的,還必須完成對絨類表面的爛花加工。
工藝流程 進布→汽蒸→焙烘→落布
工藝設備 汽蒸箱和還原蒸箱
工藝條件 加工車速15m/min,汽蒸溫度102℃,汽蒸箱容布量600 m,焙烘溫度175℃,焙烘箱容布量300 m。
7刷毛
刷毛在刷毛箱內完成,箱內有噴水裝置,噴水和刷毛可去除印花加工中粘附在織物表面的殘留糊料、色漿、助劑和脫落的絨毛,通過調節毛刷輥轉速和噴頭噴水量調整刷毛效率。刷毛箱后部連接平幅水洗機,通過刷毛后的水洗進一步提高印花產品的牢度和色澤鮮艷度。織物在刷毛箱內連續平幅加工,也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工藝流程 進布→2道毛刷(3噴頭)→2道毛刷(2噴頭)→平幅水洗→烘干→落布
平幅水洗槽的數量越多,洗滌效率越高。水洗槽數量通常在4個以上。水洗槽之間的連接處裝有均勻軋車,通過清濁分流可進一步提高產品的水洗效率。連續多槽平幅水洗的溫度通常為室溫、40℃、50℃和60℃。水洗溫度過高易造成印花得色量下降。溫度高的水洗槽容布量也高,在高溫水洗槽中加入適量純堿、保險粉和凈洗劑,可進一步提高印花面料的色牢度。高溫水洗槽之后連接常溫水洗槽,可去除殘留在產品表面的還原清洗助劑,使布面pH值符合相關要求。
水洗后的烘干在松式(導帶式)熱風烘干機內完成。導帶式烘干機因張力低,可最大限度地保持滌綸針織絨類印花織物不變形。在烘干過程中需保持產品的絨面向上,避免導帶網格在織物絨面留下痕跡。烘干溫度為115~120℃,烘干車速為15m/min。烘干溫度過高,容易引起織物手感澀滯板結。在保持烘干溫度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可通過調整車速來保持織物的干燥程度。為避免烘干后織物在布車內積累過多而使產品產生折痕,要及時更換布車。
8柔軟整理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