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社會經濟效益
該項技術的實施,在保證染色質量優于或不低于傳統染色的前提下,可獲以下好處:(1)徹底免除了表面活性劑等助劑的使用,有效解除了染色助劑對水體的污染,并避免了因助劑增溶作用導致染料對水體的污染,使染液全部得到回收利用;(2)免除了染色后的一切水洗工序,從而免除了后水洗助劑(還原劑、凈洗劑、堿劑等)的使用以及它們對水體的污染,節約了后水洗動力和熱能.每染1 t滌綸織物可直接節約用水80~120 t;(3)徹底解決了超細纖維織物染色中色牢度難以達標的問題,不再需要昂貴的專用染料.這類纖維比表面積大,因助劑的使用在表面富集的浮色量特別大,難以徹底洗凈.而新工藝不用助劑,吸附的染料可以被“趕”進纖維而達到提高色牢度的目的;(4)新工藝可在所有的液流式高溫染色機上實施,對染色工廠來說實施費用低廉.總之,該項技術最大的社會效益為清潔、節能、減排.徹底改變了染色污染重、用水量大的面貌.從染色排水COD來說,與傳統工藝相比,由數千降到200 mg/L左右,而后水洗的COD更由數千降至零(因免除了水洗).其經濟效益明顯.
4結論與展望
(1)新技術的實施將改變分散染料的生產和應用面貌,大量的染色助劑以及后水洗助劑將不再需要.從根本上消除了一大污染源,代之以污染更輕的微膠囊化生產;染色廠的水污染將大為減輕,徹底去除了繁重的后水洗工藝.盡管存在資金等問題,而真正的產業化卻指日可待.迄今為止,國外尚無類似的技術,該項技術出口的潛力巨大.
(2)微膠囊技術一經應用于分散染料的染色就顯現出巨大的優勢.我們已經把下一步的開發目標鎖定在活性染料的微膠囊化與無助劑染色.這樣,清潔染色技術將涵蓋更重要的纖維素纖維及其與滌綸纖維混紡品的染色,以期摘掉染色廠“污染大戶”的帽子.
<<上一頁[1][2][3][4]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