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
當前,為了保障紡織品在穿著過程中的舒適性和安全性,許多國家和組織的技術法規都對紡織品提出了色牢度等級和甲醛限量要求。為了達到色牢度要求,紡織品在染色后通常要進行固色處理,以提高染色牢度,解決褪色和沾色問題。早期的固色劑由于含有較高的游離甲醛而導致皮膚發炎,甚至發生潰瘍。隨著環保壓力的日益加大和大眾安全健康意識的逐步提高,業界研發人員努力開發低甲醛或無甲醛的固色劑。關于化學品中甲醛含量的測定,比較成熟的分析方法有碘量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34。、4一氨基_3.聯氨_5一巰基.1,2,4一三氮雜茂(AHMT)分光度法J,以及液相色譜法等。由于液相色譜法對儀器的配置要求較高,而且有些固色劑是高分子聚合物,應用液相色譜法會堵塞色譜柱,對儀器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故
本試驗主要考察碘量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AHMT這3種方法在固色劑甲醛含量測定中的應用和限制,為行業內對固色劑中甲醛含量的監控提供參考。
1甲醛含量測定方法
1.1 AHMT分光光度法
1.1.1原理
甲醛與4一氨基_3一聯氨-5一巰基一1,2,4一三氮雜茂(AHMT)在堿性條件下縮合,然后經高碘酸鉀氧化成6.巰基_5一三氮雜茂[4,3-b]_s-四氮雜苯紫色化合物,其色澤深淺與甲醛含量成正比。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