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功能紡織助劑必然涉及到其性能的評價.所謂的功能是在不改變已有服用性的常規要求下所增加的特殊性能,如釋放負離子、防蚊等.目前,人們對紡織品功能性的要求不斷增加,性能評價的重要性突顯,而一些特殊性能的評價已經超出了紡織行業的范疇,本文就幾種特殊功能產品的評價方法進行了介紹.
1負離子整理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負離子有益于人體健康,故負離子紡織品應運而生.穿著負離子助劑整理后的織物時,由于人體熱能和人體運動與皮膚摩擦加速了負離子的產生,使皮膚與衣服之間形成一個負離子空氣層,可以起到消除自由基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等作用.此外,負離子具有一定的空氣凈化功效,會使人體周圍的環境得到改善.
目前,對負離子功能助劑整理織物的評價主要指標是單位空間內釋放的負離子數(負離子濃度).測試原理可分為3個類型:(1)用平板電容作為離子采集器,通過抽風設備使空氣離子經過采集器,捕獲空氣中的離子,通過檢測電流或電壓來確定空氣中的離子數;(2)直接測量離子采集器收集的電荷數來表示空氣離子濃度;(3)測試材料的射線值,換算成負離子濃度.目前尚無統一標準,相比較,方法(1)使用最為廣泛.
負離子濃度的測試分為靜態法和動態法.建筑材料僅需測定其靜止狀態下的負離子發生量,同時考慮有風環境和無風環境.對于功能紡織品來說,由于負離子釋放量在材料受摩擦時會顯著增加,故多數情況下,測試紡織品負離子濃度是采用動態法(離子測試儀結合人工手搓的方式進行操作,用手搓動紡織品的同時將試樣靠近離子測試儀的測量端口并進行讀數 。
在測試時需要客戶提供2塊布樣:分別是對照樣和經整理的布樣,最終得出的測試結果是經過負離子整理后織物所釋放負離子的增量.這不同于有些測試機構給的單獨整理樣的負離子釋放量,因為不排除環境(面本身)的影響,所測得的數據是無意義的.一般織物的負離子釋放增量>500個/cm即可滿足實際需求.此法雖然操作簡單,但測試環境和人為因素會影響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公佩虎等人做了一些改進嘗試…:在一個封閉式的箱體中采用機械臂平行摩擦的方式激發紡織品發射負離子,模擬人手對紡織品的搓動作用,通過試驗測定證明該系統的作用明顯.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