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進水及蓄水池水質
由表1可知,經過濾、離子交換凈化和軟化后,蓄水池內水的硬度和混濁度明顯下降,達到染紗用水硬度≤30mg/kg和混濁度≤0.1度的要求,但是鐵離子含量未見減少。
染紗供水到達染缸后,水的硬度和混濁度保持不變,但鐵離子含量明顯升高,說明從蓄水池到染缸用水出現了鐵離子二次污染。分析原因可能是,從蓄水池到達染缸的管路均采用鍍鋅管,長時間使用會使管內鍍鋅層脫落、銹蝕嚴重。鑒于此,將管路、水泵和水壓力罐全部更換為不銹鋼材質。之后,再對染缸水進行檢測,發現二次鐵離子污染現象基本得到控制。但是鐵離子的源發性污染現象(從水井到蓄水池之間的鐵管路)沒有得到根治,需進一步解決。
采用該水對10缸J11.7tex和J9.7tex紗支進行染色,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管路改造前后染紗質量
.jpg)
注:1)10缸平均數。
由表2可知,管路更換后,纖維“燒傷”現象有了一定的改善,問題缸數降低了20%左右,整經百根萬米斷頭下降了70%左右。
2 筒子紗前處理工藝
針對源發性的鐵離子污染,采取改變傳統前處理工藝的方法來解決。試驗采取在前處理過程中加入鐵離子螯合分散劑(無錫開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方法,以降低鐵離子的濃度。對于J11.7tex以下紗支的高支紗,采用氧漂煮練酶(無錫開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雙氧水用量降為傳統工藝的1/2,達到有效控制雙氧水和鐵離子反應的目的,避免纖維“燒傷”現象。
2.1 筒子紗前處理工藝流程及處方
(1)傳統工藝處方
螯合分散劑/(mL·L-1) 1
穩定劑BS/(mL·L-1) 2.0
滲透劑JFC/(mL·L-1) 1
凈洗劑/(mL·L-1) 0.5
片堿/(g·L-1) 1.5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