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前言
氨基硅油以其優良的柔軟性能成為紡織工業廣泛應用的一種后整理劑[1]。因其一般由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乳化成微乳液后使用,其乳液在加熱或機械強力攪拌下,易破乳、分層,進而在織物上留下硅斑,影響產品質量,限制了其使用范圍[2]。此外,氨基硅油整理的織物因親水性差,使穿著舒適度降低,且淺色織物易發生黃變現象[3]。織物黃變的主要原因是氨基硅油分子中氨基上存在活潑氫結構(特別是伯氨基),使氨基極易被氧化、分解,形成發色團,導致整理后的織物泛黃現象嚴重[4]。上述缺陷的存在,促進了氨基硅油的改性研究,國內外相繼出現如酰化改性[5]、引入新硅烷偶聯劑環氧化改性[6]、聚醚改性和季銨化改性等方法。
在氨基硅油中引入聚醚鏈段,可以明顯改善整理織物的吸濕性并賦予其抗靜電性能。
但是,聚醚鏈段的耐熱性較差。一般在溫度較低時,聚醚鏈段中的氧原子與水分子形成氫鍵,使硅油大分子穩定地存在于水中;隨著溫度的升高,聚醚與水之間的氫鍵逐漸減弱,最終被破壞,導致乳液破乳,影響整理效果。若能在氨基硅上引人聚醚基團,再對其進行季銨化改性,使陽離子性增強,則不僅能改善耐高溫性能,還能抑制其泛黃性、提高親水性、抗靜電性和殺菌性,拓展應用范圍。本試驗以N—β—氨乙基—β—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環氧基聚醚(EPE)和氯乙酸鈉為原料,合成了一種季銨鹽型聚醚氨基硅QPEAS,并對其結構和應用性能進行了研究。
1試驗
1.1主要材料與儀器
織物 474根/10cm×235根/l0cm全棉織物
藥品 N—p一氨乙基一一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參照文獻[7]方法自制,無色透明液體,氨值為0.9mmol/g,黏度800mPa·S,折光率1.4261nd20加;環氧基聚醚(EPE,工業品,揚州晨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氯乙酸鈉(分析純,西安化學試劑廠)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